瓏韻 作品

第153章





呂衡咂舌,“殿下,您的意思是,陛下是在為小皇子掃清障礙?”




“或許是,或許不是。你覺得需要賭這一半的概率嗎?”




呂衡遲疑,“也或許陛下是真的想要立殿下為太子?”




蕭謹行卻突然開口道:“呂大人,你說陛下最在意的是什麼?”




呂衡想了好一會兒L道:“若說以前,應當是成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與太祖皇帝齊名。”




蕭謹行點頭,“正是。所以,在他在位的這段時間裡,如何才能名垂青史,也還來得及讓他名垂青史?”




呂衡:“這……,政績上來說,自然就是開創盛世……”




蕭謹行搖頭,“最直觀的,便是疆土。當初太祖皇帝打下了大雍,而陛下在位的這段時間,直接將疆土擴大了一倍,你說這樣的功績他願意舍下嗎?”




呂衡還是不明白,“可是即便殿下當上了太子,這功績也是陛下在位時有的啊。”




蕭謹行仍舊搖頭,“那不一樣。若雲舒真的當了太子,日後登基為帝,那史書上只會將這開疆拓土的功績算到他的身上,而不是他父親的身上。”




呂衡傻眼,“這……”




這麼一說,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他順著他們的思路繼續往下理。




“所以這位開疆拓土的太子,日後若是犯了大錯被廢,那史書上就會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而將所有的功績歸於陛下?”




想到宮廷裡的那些構陷,呂衡甚至覺得若是帝王對太子生了嫌隙,那想要尋個錯處,簡直是易如反掌之事。




雲舒靜靜地喝著茶,聽他們討論,最後輕輕放下茶盞,對呂衡說道:“所以為了這勞什子太子之位,要冒如此大的風險,我又不是吃飽了撐得。”




這一招錯,可就是萬劫不復。




再說了,他又沒有當太子的執念,不是非要那個名頭。




呂衡趕緊俯身行禮,很是懊惱,“臣實在是有負殿下所託,連這冊封背後的事,都沒有想透徹,差點就害了殿下。”




雲舒將人扶起,並未怪罪,“呂大人正直,想不到那些彎彎繞繞也是情有可原的。”




呂衡卻覺得自己分外慚愧,這樣的事本該他這個長史想到,然後提醒自己主上的,到了最後,卻要殿下來提醒自己。




見兩人說完,蕭謹行轉而問道:“那你拒絕聖旨後,有什麼打算嗎?”




這個拒絕,可就是在打承安帝的臉面了,肯定得做好準備以防萬一。




“大不了就是他惱羞成怒,想要派兵攻打長安。若他真的來硬的,我倒是不怕,那麼多地方都拿下來了,即便多個京都也不是什麼大事。”




蕭謹行聞言點了點頭,“那倒也是。”




只有呂衡在一旁震驚,“!!!”




殿下和蕭將軍的意思,莫非是隻要陛下敢出兵,他們就敢打去京都?




雖然他想過要縫製龍袍,但還真的沒想過要直接掀了京都呢。




呂衡覺得跟雲淡風輕想要對付京都的兩人相比,自己還是不夠大膽。




得改!




既然已經與呂衡和蕭謹行討論好了後續,雲舒也就沒再見高常侍,而是直接讓呂衡與之接觸,讓人將其送回。




高常侍沒料到呂衡去找了一圈雲舒之後,居然被雲舒說服了。他見雲舒心意已決,也不再見自己,只能先回京都去。




京都與長安本就相距不算太遠,高常侍回去這一路,可謂是心急如焚,馬兒L一刻沒停。




然而等高常侍將夏王殿下拒絕接冊封聖旨的事,傳回京都的時候,大雍朝廷上下全都驚到了。




就連被廢后幽禁在宮中的前皇后,都忍不住吃驚,“什麼?雲舒居然不要太子之位?”




然而她回過神後,又想到自己的兩個兒L子為了爭太子之位,弟弟竟然將哥哥毒死,就氣得掐破了手心,咬碎了一口銀牙。




她咬牙切齒道:“他居然不要太子之位,他怎麼敢不要太子之位!”




“若桃那個賤人,死了這麼多年,還不讓我清靜,她的兒L子就應當給乾兒L陪葬!”




說到這個,她又開始生氣,將之前去宣雲舒守靈最後卻沒成功的呂內侍又拖出來打了一頓。




京都各方都收到了夏王殿下拒接太子之位的消息,除了一開始的震驚之外,各方的反應也不盡相同。




蕭蕪回家後,將自己關在書房裡,呆了一個下午,直接傍晚時分才打開房門。




蕭謹行的母親白氏頗為擔憂道:“老爺,你這是怎麼了?”




蕭蕪嘆口氣,“夏王殿下被封為太子了。”




白氏不解,“這不是早就知道了嗎?”




蕭蕪:“可是夏王殿下拒絕了。”




“什麼?”白氏驚道:“拒絕太子之位?這可是聞所未聞吶。夏王他怎麼想的啊?”




蕭蕪對於蕭謹行與雲舒的想法還是能猜到一些的。




他一開始聽朝臣們提議要立夏王為太子的時候,是既驚喜又惶恐。驚喜的是自家兒L子看上的人要當太子了,日後還要當皇帝。




惶恐的也是自家兒L子看上的人要當太子,日後怕是會有更多人家將兒L女送上門。單說若是夏王真的當了皇帝,後宮佳麗那還能少得了?




與太子、皇帝相比,蕭蕪這個老父親,還是希望自己兒L子嫁的是個王爺。




蕭蕪喃喃:“拒絕了也好,省得兒L子空歡喜一場。”




白氏聞言更是一頭霧水,“夏王當不得太子,跟咱們兒L子什麼關係,為何兒L子會空歡喜一場?”




蕭蕪只嘆氣,搖了搖頭,“日後你就懂了。”




白氏:“……”




有什麼話,不能現在說?




蕭蕪並不參與朝臣們關於立太子的事。甚至在他看來




,夏王不當太子要更好一些。




這個好,倒不是對自己兒L子而言,而是對夏王來說,不來京都當太子,也少被算計一些。




他比任何人都更瞭解承安帝,也更明白承安帝同意朝臣們的提議,立夏王為太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開疆拓土、萬國來朝、海晏河清、江山永固,以及長生不老,是一個帝王最大的追求,也是承安帝畢生的心願。




眾人都以為承安帝在聽到雲舒拒絕太子之位的時候,會氣得暴跳如雷,但實際上承安帝卻分外悠閒,他還有空逗逗鳥,咳嗽幾聲,問身邊的高常侍,“當時他都說了什麼?”




高常侍並不敢有所隱瞞,將當時的情形一一道來。




承安帝剛說一句,又開始咳嗽,到高常侍說完,才停了下來,他喘息幾聲道:“這麼看來小十五還真的不簡單。”




高常侍只當一個傾聽者,並不發表看法。




承安帝沉默片刻道:“你去將李老太傅叫來。”




……




第二日的早朝,最大的議題便是夏王殿下拒絕了太子之位後,到底是該懲罰他的不知好歹,還是輕輕揭過,就當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兩方各執一詞,一方覺得夏王目無君上,理當嚴懲。




另一方則覺得,夏王如今的勢力,你靠什麼去嚴懲?




靠嘴巴嗎?




去夏王殿下面前罵上兩句?




你願意你去,反正我不去。




兩方爭論中,第三方緩緩出列。




李老太傅久不上朝,這次來只有一個目的。




“陛下,老臣願前往長安,再次宣旨。”




而面對眾臣爭吵不發一詞的承安帝,也適時開口,“准奏。”




眾人齊齊噤了聲。




都已經被拒絕過一次了,還去啊?




這是左臉打完,送上右臉了?




陛下,咱們也委實沒有這個必要吧?立個小皇子也不是不行。




承安帝心意已決,李老太傅當即就領了旨,不足一個時辰便已經駕車離開了京都。




雲舒沒料到他都已經拒絕了承安帝的冊封聖旨了,他居然還不死心,還派李老太傅前來當說客。




李老太傅曾經帶過幾節皇子們的課,也算是雲舒的半個老師,且那個時候對原主還算是關照。於情於理,雲舒也不能將人晾在一旁。




李老太傅來了長安後,也沒有第一時間提冊封太子一事,而是每日裡坐著馬車到處晃悠。




東市嚐了幾口西州白酒,西市看了看最新潮的西州棉布,甚至還觀看了年輕人的自行車表演,以及到軍營裡旁邊了玄甲衛和玄甲軍的操練,尤其是槍械射擊。




尤其是看到槍械射擊的時候,李老太傅更是驚喜連連。




他感嘆道:“早年間,老夫的箭術在文臣當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只可惜年紀大了,老眼昏花什麼都看不清了。幸好有了這老花鏡,讓老夫的視線清楚了許多,就像是又重新活過來了一般。”




李老太傅說這話的時候(),鼻子上還架著一副眼鏡。




他說著轉頭看著陪在一旁的雲舒?()_[((),突然問道:“殿下,這眼鏡也是出自您之手吧?”




雖然是個疑問句,但是話語中,卻滿是肯定。




雲舒也沒隱瞞,況且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也沒有隱藏實力的必要了。




“確實是我做的。”




見雲舒承認,李老太傅多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昨日坐了殿下那輛卡車,倒是讓老夫想去試一試西州的火車了,看看是不是如卡車一般平穩。”




雲舒接口道:“那倒是比卡車還要穩當許多。”




“竟如此神奇。這兩年,老夫見識了許多曾經想也不敢想的東西,想來那些東西多出自殿下之手。”




李老太傅嘆口氣,“現如今京都的許多東西,都是從西州傳過來的。雖然老夫並未去過西州,但也能想到西州定是比長安甚是是京都好上許多了。”




雲舒點頭,那確實是。




“不若殿下到京都去,將京都也打造成第二個西州,你看如何?”




雲舒瞭然,感情在這等著他呢。




“想要將京都打造成第二個西州,最好是當個太子,這樣才更名正言順?”




李老太傅笑著道:“自然。儲君之位只有殿下最為合適,也只有您才是眾望所歸。”




雲舒默默翻個白眼,“不去,這皇位誰愛要誰要。父皇的皇子不是很多嘛,要是大的看不上,還有小的呢,總能挑個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