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150 章





白聞紳想了想,最終還是說道:“這兩人政務上並無錯漏。”




他只答了這一句,雲舒臉上的笑意就淡了幾分,他不輕不重地將名冊放到了手邊的案几上,只淡淡吐了兩個意味不明的字。




“是嗎?”




蕭謹行此前一直當個啞巴花瓶,到了此刻也不得不提點一下自家舅舅。




“白大人,殿下既然問,你照實說便是。”




白聞紳在聽到雲舒不輕不重地兩個字的時候,便知道自己猜錯了。




現下又經自家外甥提醒,於是立即如實稟告道:




“這兩人是靠祖上廕庇得的官,分到了下官這。他們家中這麼安排,也是希望在這裡攢一攢功績,回頭到京都還能往上升一升。




這種事在官場上很常見,下官雖然不恥,但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求他們不出錯。”




白聞紳說完後,對著雲舒又深深地做了一揖,算是對之前自己企圖粉飾太平的補救。




雲舒重新將名冊拿了起來,“這麼說來,這兩人是沒什麼本事了。既如此,那便撤了吧。”




雲舒倒不是因為白聞紳的話,才想撤了這兩人的官。而是他剛剛提問的時候,這兩人雖然表現得對答如流,但其實話語當中全是錯漏,一看便知平日裡根本就不作為。




只以為雲舒這樣的皇子,應當也不熟悉那麼多的政務,才想要矇混過關。




這樣的人,如何能再留著光吃飯不幹活。




白聞紳沒想到夏王殿下三言兩語便定了兩人的前途,但他轉念一想又覺得夏王殿下也該是如此的性格。




若沒有這般雷厲風行的作風,如何能管得住鎮得住。




雲舒處置了這兩人後,又恢復了往日的和氣,“白大人往後不必揣測本王的喜好,本王的喜好只有一個,那就是喜歡聽真話,也喜歡做實事的官員。”




白聞紳聞言,額頭再次冒出冷汗,再次俯首行禮。




雲舒親自扶起對方的胳膊,笑著道:“白大人也不必如此謹小慎微,本王又不是暴君。”




雲舒的調侃,倒是讓白聞紳放鬆了幾分。




他這般謹慎,也是因為長安已經三易其主,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些,省得被事後清算。




蕭謹行在一旁也聽了一耳朵,他倒是沒有不滿對雲舒對自己舅舅的態度。




公是公,私是私。




況且,雲舒往後只會站得更高,他可不能拖對方後腿。




聯想到白聞紳說剛剛那兩人在京中有背景,他順勢問道:“這兩人莫非是




金太妃和竇皇后的母族後輩?”




白聞紳點頭道:“正是。”




雲舒一開始沒聯想到,經過蕭謹行他才反應過來,這金家和竇家都是誰來著。




竇家自然是竇皇后的母家,竇皇后生了兩個兒子,嫡長子更是一早就被封為了太子,竇家自然水漲船高。




只可惜太子前幾年沒了,而她第二個兒子也被封為了太子,但遺憾前段時間也被廢了。




至於金太妃便是先皇的貴妃,當今皇帝承安帝的養母,但因為她在收養了承安帝之後,又懷了自己的兒子,所以在承安帝登基之後,拒絕了承安帝將其尊為太后的好意,只以太妃自居。




但即便她是太妃,所有用度也都與太后一致,因而她的母家也算是大雍最為尊貴的家族。




當然了承安帝如此善待金家,除了金太妃的關係外,還有一層是金太妃唯一的親子,曾經為了救承安帝而受了重傷,導致終生不能人道。




承安帝為了安撫金太妃和這位皇弟,只好加倍賞賜他們的母族。




金家的事雲舒也有所耳聞,但是他此刻在意的卻是,“雲佑都被拿下了,竇家沒有受到牽連?”




居然還能靠著皇后的關係,繼續要官做?




白聞紳雖然對京都的局勢有所猜測,但當著雲舒的面,他也不敢說。




畢竟不熟。




蕭謹行想了想道:“那看來是因為竇丞的關係。”




蕭謹行這麼一說,雲舒也想起來了。




竇丞是竇皇后的三哥,也是竇家最有出息的,現如今領兵在外,正在打霸佔江南的楚王,最近已經拿下了大半楚地,想來很快就能收復楚地了。




有這個人在,承安帝怕是隻清算了一小部分的太子黨。




雲舒再次感嘆,承安帝這皇帝當得可真累。




這皇位真不是什麼香饃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