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106 章





雲舒說完後,突然說道:“本王聽說關副院長曾經研習過歷朝歷代的律法,祖上甚至參與了大雍律法的修訂,不知關副院長是否願意入研究院?不過咱們這個研究院,研究的可不止是律法。”




關濟被突然點名,先是錯愕了一瞬,隨後是欣喜,但很快又從欣喜中回神。




夏王殿下的意思他明白了。




殿下需要文人,但是不需要吟詩作賦的文人,殿下要的是能夠做實事的文人。




這也與殿下推崇格物的思想一致,他只要有用的人。




已經年過半百的關濟,俯首鄭重行禮,“定不負殿下所託。”




關濟如願入了研究院,雲舒滿意了,做了壞人的邊實也滿意了。




-




很快就到了年關。




不管是歸屬於西州府的磚瓦窯、煤炭廠,還是雲舒的私產玻璃廠,甚至是鋼鐵廠、水泥廠、化肥廠都給員工放了年假。西州府的各部門官員,也都得了假期。




得益於雲舒現代人的想法,放假之前,每個廠的員工除了一些福利品外,還拿了一份不薄的年終獎。




雖說年終獎不公開金額多少,但是百姓們第一次拿到年終獎,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廠的福利待遇好。




於是在辦年貨的時候,逢人就問你拿到年終獎了沒有?




在聽到對方說拿了,那就大家一起開心地哈哈笑,拍著大腿說沒想到還能過這樣的日子。




若是聽到對方說自己沒有去廠裡,那就很是可惜地囑咐對方,明年一定要進廠去。




紡織廠的女工們不僅領了薪水和年終獎,還拿回去了幾匹新棉布,剛好趁著過年放假的日子,給自己和孩子們做身暖和的新衣裳。




嶄新喜慶的新棉布,裡面塞上暖和蓬鬆的棉花,穿在孩子身上別提多好看了。




以前那些穿了多少年,老大穿完老二穿,改了又改,打了一個又一個補丁,卻還捨不得丟的破布襖,再也不想給孩子們穿了。




雖說棉衣也能成衣店裡買,但若是有閒工夫,她們還是更願意自己做一身,畢竟成衣的大小是固定的幾個,胖了瘦了還是自己做更加合身一些,而且自己做的,還能加一點小心思,不至於大家穿的都是一模一樣的衣服。




做完孩子們的衣服,婦人們又圍坐在一起準備自己的新年新衣。




有人說道:“這次我就給自己和孩子們做了一身新衣,我家那口子,我讓他自己去成衣店裡買。()”




有人附和:我也是。上次吃飯的時候,居然敢給我甩臉色,我當場給他碗收了,愛吃吃,不吃拉倒,我還不伺候了。?()”




“我現在算是明白了,殿下說的那句走出家門是什麼意思了。果然自己有錢,腰桿子才硬。那些高門大戶的夫人們,有時候比老爺說話還要好使,就是因為她們手裡抓著好些個鋪子,家裡的開支她們說了算。所以說,誰有錢,誰就有話語權。”




“我發現小翠你現在說話越來越有水平了。”




“哈哈,我每日的掃盲班可不是白上的。咱們也要進步不是?”




“……”




女人們在家裡靠著暖和的火牆,一邊聊著天一邊做著針線活,男人們則是攏著手,穿著差不多顏色款式的棉衣,擠在屠宰場的外面。




乍一看,還以為是哪個廠裡的員工穿著統一的工作服。




今年開了荒地後,有了新作物,還有了化肥廠的肥料,再加上提高種地效率的耬車和曲轅犁,秋季的糧食收成不錯。




雲舒又免了百姓們開荒的田地稅,於是大家的糧食全都入了自家糧倉。有些沒有入廠上班的人家,糧食種得比較多,自家吃不完,就拿出來一部分出售。西州府按照市價收購。




糧食充足,又有了閒錢,到了年節,自然少不了肉類。




於是這些在屠宰場外面的男人,就是來這裡買肉的。




第一次過一個豐收年,來買肉的人都很捨得。




每人至少拖了半隻羊回去,有家裡人口多的,直接扛了一整隻羊回去。




百姓們忙著過年的時候,雲舒正抱著湯婆子,指揮著王府的丫鬟侍從們,將大紅的燈籠掛起來。




此前韋宗康來西州的時候,雲舒出了不少楹帖給他對,而韋宗康喜愛楹帖的消息,還是呂長史告知雲舒的。




於是到了年節,呂長史直接拿了裁好的紅紙過來,請殿下賜幾道楹帖,好讓他回去掛在大門上。




雲舒一陣尷尬,他的毛筆字還是練了好長時間,才敢拿出來見人的。現在讓他寫大字,不是在為難他嗎?




他直接找了個冬日手指伸展不開的理由給搪塞了過去,雖然他沒有動手寫,但還是挑了個喜慶的楹帖告知了呂長史,讓呂長史自己寫。




雲舒這邊忙著過年的時候,蕭謹行也領著數萬突勒俘虜入了京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