瓏韻 作品

第 33 章





餘達聞言,看著蕭謹行一臉的一言難盡。




收到禮物不立即表示感謝就算了,還要公事公辦問幹什麼,活該二十五六了,還娶不上媳婦兒。




但是餘達剛想完,又不禁一愣。




他為什麼要將這件事,跟娶媳婦兒聯繫在一起?




龐農的心思沒有餘達那麼複雜,將軍問為什麼,他也好奇地看向雲舒,問為什麼。




雲舒笑著說道:“這碗是用一種叫玻璃的材料做成的,玻璃除了可以做成這樣的碗外,還可以做成花瓶、酒杯、盤子等等,由於色彩多變,甚至可以做成各式髮簪頭面。




你覺得他與玉石或是瓷器比,如何?”




蕭謹行聞言,重新拿起了碗,仔細端詳了一陣。




“如果是當做寶石鑲嵌在髮簪頭面上,以他的透光性來說,應該能與南紅珠相差無幾。但是這樣的玻璃,你若是還要製成杯碗花瓶,那價值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這個問題,雲舒之前也有考慮過,玻璃到底是做成珠子當玉石賣,還是做成各式器皿,以高於瓷器的價格,成為有錢人家裡的日用品?




玉石和瓷器,這中間的價值相差太多了。




若是一顆玻璃珠等同於一顆南紅珠,那麼一隻玻璃碗,得相當於多少的紅南珠?




畢竟很多人能買塊玉石打造頭面,戴在頭上,一用就是幾十年,甚至還能傳給下一輩。




但又有多少人,吃飯的時候,用的全是玉碗?




當玻璃的價值被捧得如玉石一般高,而玻璃坊又要開始大批量製作玻璃,到時候有多少人有那樣的財力,能大量購買玻璃?




就怕到時候玻璃的價格被抬上去了,達官貴人買了回去,也是當做工藝品擺著那裡,幾十年都不壞不爛。到時候雲舒手裡一直源源不斷的玻璃該怎麼銷?




他的玻璃要麼降價,要麼爛在手裡,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利於玻璃今後的發展。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因素。




玻璃畢竟不是真的玉石,總有一天大家都會知道,玻璃源自普通的石頭。




以假玉充真玉,以欺騙的手段,從大雍百姓手中,獲取數萬倍的利潤,這種事雲舒他幹不來。




雖然不能用玻璃獲取玉石般的暴利,但是玻璃器皿獨此一家,他如今壟斷了玻璃市場。




只要能將玻璃推廣開,到時候也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




最主要的,還是安心。




至於銷往西邊的,當然是珠子和盤子一起了。畢竟瓷器往那邊銷也很貴。




“我準備做一套酒壺酒杯,帶去沙州。”




雲舒並不打算對蕭謹行隱瞞自己的打算。




兩人幾日後,要一起前往沙州,到了沙州後,兩人的行動都是綁在一起的。他的動作,根本瞞不過蕭謹行。




甚至蕭謹行在沙州待過的時間比較長,他還需要蕭謹行給他做參謀。




聞弦知雅意,蕭謹行立即明白,這東西雖然晶瑩剔透,但是應該比不上玉石的價值。




只是餘達和龐農在,他也不好直接問雲舒,這東西價值幾何。




他想了想問道:“你準備什麼時候啟程去沙州?”




“十日後吧,等學院那邊的開學儀式舉辦完,我們就出發。對了,沙州那位劉都統有什麼喜好嗎?”




蕭謹行一開始以為雲舒說的那套酒具是送給劉都統的,現在看來應該有其他的用途,他想了一下,說道:




“他平日裡得空了會寫寫字、畫畫畫。”




雲舒當即瞭然,一擊掌道:“那就做支玻璃杆的羊毫筆。”




玻璃筆桿可太好做了,難度幾乎為零。至於羊毫,他們這裡養的羊也很多。




對於雲舒來說,這禮幾乎零成本。收的人開心,送的人更開心。




同時也讓雲舒打開了思路,文人也可以用很多玻璃製品。




萬物皆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