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

  “草民拜見陛下,”鄭老漢心裡一慌,撲通就摔了一跤,他倒乾脆趴在地上拜伏。

  武懷玉召來莊中管事們,讓他們去把原來莊子的佃戶都請來莊中。

  老師曾經教導過兒臣,說過木桶短板,一個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決於木桶最長的板有多高,而是取決於木桶最短的板有多高,

  “臣以為一切根本還是土地和稅制,”

  所以說到底還是均田制現在問題嚴重,土地大多在貴族世家地主豪強們手中,他們佔據六七成的土地,還有少部份是自耕農或半自耕農,地不多。

  武懷玉做計相時主張推行的義倉糧新規,畝納兩升,官紳一體納糧,這個事情其實就引起許多人反對了。

  兩稅法取代租庸調製,最大根本不同,在於現行租庸調製是以丁為基本單位徵稅,有丁就有稅賦有役,但兩稅法不同了。

  這些租調,起碼得四畝地的桑麻粟麥產出才夠,還要加二十天的免費勞役,如鄭老漢這樣靠租地為生,收成還要上交一半,那這租調的負擔就得是佃地八畝的收益分成才夠。

  眼下李世民如果說要直接取消租庸調製,全面改成兩稅法,那可能地稅就要加到每畝六七升,甚至上田畝稅一斗。

  蓋上個四合院房,他也就成了有身份的人,腰肝能更直挺,是了,他馬上還將成為武家莊的莊頭管事,一年有二十四石糧工錢呢。

  果然看到先前在他家吃窩頭的那三位,如今更換了衣服,尤其是中間那位更是換上了四團龍紋黃袍。

  “均田制難以實行,租庸調製更不適應現狀了。”

  “陛下,兩稅法這兩年已經在試行徵收了,貞觀朝的戶稅跟武德朝的戶稅有很大不同,更別說我貞觀朝的義倉糧統一徵收標準後,實際上就是新的地稅,

  只不過現在戶稅小年徵四十萬貫,每三年為一大年徵八十萬,都是固定額度,屬補充稅收,徵的不多。

  不需要租押,但也不允許轉租。

  凡是僱傭的,還提前支給他們一個月錢糧。

  樊川這裡的稻田,不少可是能產兩石以上,這還只是夏季糧。

  畢竟以前義倉糧,時徵時不徵,徵的時候也多是按戶等來收,最高也不過五石,但武懷玉堅持要按畝徵收,畝收兩升,如裴寂這樣的大貴族大地主,一年就得交幾萬石。

  鄭老漢有些誠惶誠恐的來到莊子,事實上現在都還有些腦子嗡嗡的,一名皇家禁衛騎士來到他面前,“鄭伯,聖人和太子召見,請。”

  “陛下,臣之前為度支使,派人清理戶籍田畝,發現大唐地主官僚佔總人口不過百之六七,但所佔土地卻佔全部田地的百之六七十。

  “父皇,兒臣覺得,如鄭老漢這樣的窮人,如果朝廷非要向他們徵稅,他們確實也交不上來,所以寧願脫籍逃匿,而如果是按資產、田地徵稅,那麼對富人地主來說,稅賦也並不是很高,哪怕一畝徵六升一斗,相比上田畝收兩三石,那也只是很少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