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遇藥王

  小道士葉法善,武懷玉聽這名字好像有點耳熟,但他這麼年輕不可能是現在很有名的人。

  按他自己介紹,他家五代修道。

  上清派茅山宗的火居道士家族。

  這少年口才挺好,說他是母親劉氏午睡夢流星入口吞之乃孕,十五月而生。

  好傢伙,差點就成哪吒了。

  然後更神奇的是,他七歲那年溺於江中,家裡三年都沒有找到,三年後突然出現,說是有青衣童子引他去見了太上老君,老君還給他喝了雲漿仙露,就說了會話便回來了。

  說一會話功夫,人間已三年。

  夠傳奇的。

  這比武懷玉九歲時渡黃河落水,被個老道帶走進山修道九年,後來才知老道是終南隱仙,還要離譜。

  他歸來後,有不少神通本事,比如說能把兩升核桃,連殼嚼碎吞食。還把能鐵缽燒成暗紅,然後雙手托起而無事。

  武懷玉覺得這小子失蹤的三年,更有可能是被某個耍雜技的給救了,帶走學了三年藝,後來找機會跑回了家。

  畢竟像手入滾燙油鍋撈錢啊,什麼把燒紅鐵缽端起這些,聽著明顯是一種雜耍騙術,而不是真的什麼道法護體。

  反正回來的葉法善顯露不凡,他家又是幾代修道,於是也開始學習陰陽占筮、書符畫咒的茅山道法。

  後來又去天台山、青城山以及嵩山拜訪名道學師,如今長的身高九尺,滿腦門都是皺紋,據說還有了驅鬼的秘術。

  他現在也是韋善俊的弟子,跟著學醫術。

  他對武懷玉的經歷很感興趣,他自己墜江消失三年而歸,武懷玉則是落河後被帶走習道九年才下山。

  他還聽說武懷玉為皇帝畫了兩張門神像,以大將秦叔寶尉遲恭做像,再以符篆,就把宮裡的鬼魅驅散乾淨。

  跟這小子聊天挺有意思的。

  是有些本事的,他畫符這塊功夫挺紮實,不愧是幾家修道的世家,醫術這塊也學的不錯。

  就是長的太高了,跟個竹竿似的,而且滿腦的抬頭紋,哪像是十四歲,倒感覺比他四十歲的師傅還老。

  聊到後來,武懷玉想起來了,這葉法善不就是後來長安景龍觀主,甚至入朝做了鴻臚寺正卿,還加封越國公,活了一百零七歲,死後還追贈越州都督那個道士嗎?

  “終南山有位道士葉靜能,可是你家長輩?”

  “那是我叔公。”

  葉靜能長安人稱葉天師,最擅符篆,很有名氣,也是奉旨進京在玄都觀修行,不過這位大多時間都是在終南山裡修行,武懷玉跟他見過面,符篆那塊很厲害。

  原來是他叔公。

  世人崇佛敬道,不論僧道的出家人都還是比較受尊敬的,不過武懷玉倒是更喜歡道士一些,

  都說亂世道士下山救太平,和尚們只知道盛世大肆斂財。

  像眼前的韋善俊、葉法善他們都是一邊修道,還一邊雲遊行醫救人,並不會一心只想著收田租、放高利貸、做買賣這些。

  師徒倆對武懷玉非常佩服,武懷玉便邀請他們同行,深入交流,兩人也是立馬應下。

  晚餐時,他們師徒也是完全素食。

  武懷玉這個下山道士大塊吃烤肉,突然有點不自在了。

  葉法善雖年少,但已經擅長用符水救病治人,武懷玉心裡清楚,所謂符水,其實也就是一種配製好的中成藥湯劑而已,長安東西市的藥肆裡就有這種湯飲子,一般就是治些簡單點的頭疼腦熱,效果是有的。

  當然如果是其它的病,那就得專門對症下藥。

  可很多道士,卻非要用個符,燒符入水,讓病人飲下,不說藥之功,非說符之效。

  這種事情看破不揭破。

  武懷玉自己也幹過類似的,比如給李世民畫符貼門神等,甚至他在隴右鄣縣鹽井寨,還登壇做法請鹽神呢。

  其實如葉家世代修道,但他們家屬於道士中的一個特別支派,稱為火居道士。火居道士是可以結婚生子的,一個家族道派設一個壇場,供奉道家神靈、宗派祖師和地方神靈,僅限本家族道派法師供奉,道法代代相傳。

  甚至火居道士是可以吃葷的。

  不過葉法善現在跟著韋善俊修道,已經不完全是個火居道士了,也跟著吃齋。

  “翼國公諫請陛下在全國府州設立醫學,授任醫學博士、助教、選醫學生,這可是幹了件大好事。”

  韋善俊說起這事很佩服。

  人食五穀,都會生病,醫藥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