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光祿大夫

  本來銅料一斤就得一百二三十文,而鑄出來的銅錢,每斤也才值一百六十錢,還有銅鉛錫以及人工、運輸等成本,越鑄越虧,不鑄又不行。

  現在一斤錢的銅料成本可能也就三十來文,加上鉛錫、工人、運輸的成本後,仍然有很大利潤。

  魏徵對這種鍊金術表示懷疑,他以前也做過道士,但沒研究過煉丹這些。可總覺得鐵怎麼能變成銅?

  有這本事,你直接把石頭變成黃金不好?

  “膽水,也叫硫酸銅,他裡面含有銅離子,膽水與鐵會發生反應,水中的銅離子被鐵置換而成為單質銅沉積下來。

  此法優點是用工少,成本低,但必須依靠天然的豐富膽泉水,而且還得依靠春夏雨季膽水充沛時生產,受季節、氣候影響很大,一旦春夏雨水少,湧出的天然膽水也會減少,就無法大量生產膽銅。”

  聽不懂,完全聽不懂。

  但就是這麼神秘而高大上。

  武懷玉又拿出了一些古籍記錄的證明,有葛洪的抱撲子還有陶弘景的,甚至有漢書裡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記錄。

  這些都能證明這不是什麼騙術,但都沒具體操作之法。

  武懷玉說的明白,但他們還是聽不懂。

  可武懷玉畢竟是隱仙弟子,之前也獻祥瑞種子,有過種種很厲害的表現,大家倒沒把他當成什麼江湖騙子,可事情確實有點太驚人。

  武懷玉之前說把銀鑄成銀幣,中間能有百之五的利潤。

  可現在要是按此法鍊銅鑄錢,那利潤可就極高。

  兩斤四兩鐵換一斤銅,誰都願意換啊。

  王珪還是帶著點疑惑,“膽水以鐵煉出的銅,是真銅嗎?”

  “並沒區別。”

  “確定?”

  “如假包換。”

  李世民很激動,但王珪馬上潑他冷水。

  “陛下,此法雖好,但需大量鐵,可鐵也是重要的物資,從打造兵器鎧甲,到生產農具,都需要鐵,現在朝廷鐵冶較少,鐵料供應不及,哪還有更多的鐵料來鍊銅呢?

  這不是拆東牆補西牆嗎?”

  太子承乾道,“陛下,這銅鐵本來十比一的價,可現在兩斤四兩鐵就能煉一斤銅,很划算啊,”

  連承乾都懂的道理,李世民哪有不懂的。

  他現在缺錢,非常缺錢,

  朝廷既缺鐵也缺銅,當然相比起來,朝廷更缺銅。

  銅鐵雖然都是重要的戰略和民生物資,但銅還能鑄錢,還是貨幣。

  “陛下,銅鐵開採量不足,那朝廷需要做的就是繼續放開採礦,繼續允許民間私人開採和自由買賣,朝廷需要做的只是加強監管。

  市場銅鐵緊缺,那就會刺激誘導更多開採,有利可圖嘛,朝廷甚至可以適當的扶持,”

  對於礦課,一如繼往的是徵收一筆實物礦課,剩下的許他們自由市場出售,朝廷需要,可以入市購買,不能一味的限制甚至抽剝,那隻會使民間開採冶煉積極性下降。

  只要讓大家採,大家有利可圖,自然積極性高,開採的多了,供應量上來,價格也就下去了。

  朝廷不需要去爭奪那開採之利,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本甚至技術上的優勢,從事下游的產業開發,比如說冶煉加工、鑄造器具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