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武士恪 作品

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

  可現在拿出秘記的是李淳風,李世民也不得不認真考慮。

  秘記不秘,因為早在隋朝時就開始流出民間,不少人都知曉,甚至抄錄有,皇帝不能懷疑秘記真實性。

  但還是那句話,就憑一張模稜兩可的圖,憑一句沒頭沒尾的話,這東西確實能有許多解讀的。

  不過帝傳三代,武代李興,這其中武代李興這四個字,很觸動李世民的神經。

  武懷玉心裡咒罵了李淳風一萬遍,當著他面非說武代李興,這不是當著和尚面罵禿驢嗎?雲九小說

  眼看氣氛越來越凝重。

  武懷玉也只好以退為進,他向皇帝跪伏請辭。

  “臣武懷玉出身微末,全仗陛下恩遇,方有如今二十歲而實封六百戶,紫袍金符玉帶,如今李博士占卦觀星對照秘記,得出此預言,臣深感惶恐。

  臣深深感激陛下知遇之恩,對陛下滿腔忠誠,但眼下臣請辭職避嫌。”

  武懷玉的話,讓李世民有些感動。

  雖然武代李興四個字那麼明顯,但皇帝沒想到武懷玉頭上去,五十年後,武懷玉也七十歲了,不可能還能代唐。

  更何況,那秘記也說的明白,是女主昌。

  皇帝讓李淳風再好好解讀,解讀的更細緻一些。

  但李淳風也只能得出這個結論,至於從秘記上這句推測出更詳細準確的信息,他暫時也還無能為力。

  “還需要更清晰的天象預兆,才能繼續推演。”

  李世民對此回答很不滿意。

  惱怒的皇帝決定殺幾個人。

  李淳風的書童洩露奏報天子的密奏,死罪,斬立決,李淳風的婢女勾結神婆,洩露密奏,斬立決。

  袁氏妖婦,斬立決。

  長安縣令楊纂,無能且不忠,斬立決。

  歷博士李淳風,洩露密奏,馭下無方,斬。

  這個斬字一出,李淳風都愣住了。

  本來挺超凡脫俗的,站在殿上一直雲淡風輕,很有高人指點江山推演天機氣質,誰知皇帝要把他斬了。

  他愣在那裡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其實李淳風雖然八年前就投李世民,但從六品官到八品官,可知道他並不得李世民賞識。

  “陛下,李博士雖馭下不嚴,但書僮洩露密奏,也只是他無心之失,罪不當斬,還請陛下寬恕。”

  武懷玉雖然很懷疑李淳風這是收了誰的好處,替人出陰招攻擊他,但也沒證據,而且他覺得李淳風當也不至於。

  看見皇帝要殺李淳風,他還是出言相勸。

  倒不是覺得李淳風多無辜,而是他覺得這件事,假如真的還有內幕,那李淳風就是關鍵。

  解鈴還須繫鈴人,要是李淳風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死了,那武懷玉可能永遠也不知道那有可能存在的暗劍是誰捅的。

  李淳風跪伏請罪。

  畢竟也還年輕,二十五歲的李淳風,家中還有母親,還有妻妾兒女,他也不是毫無牽掛的,他可以不是很在乎仕途,但不能不在乎妻兒老小。

  武懷玉苦勸。

  最後李世民怒氣稍消,改將李淳風軟禁於太史局,讓他繼續解讀秘記讖語,繼續觀測太白金星,但不許他回家,還將他奪職,散官本品降為從九品下將仕郎。

  “杖四十!”

  李淳風被侍衛架了出去。

  估計他此刻可能後悔要胡亂觀星占卦密奏了,你做你的歷博士,教好歷學生,協助研究曆法編寫曆書就好了,狗拿耗子,非要去觀星占卜推測天機。

  “陛下,長安令楊纂雖辦案不力,但那案子在他手上確實證據不足,這只是判案失誤,並非大罪,如果按朝廷制度追究,這也不是大事,請陛下息怒。”

  李世民怒氣未消,堅持要處死楊纂。

  他拍了拍武懷玉肩膀,“這個事你就不要勸朕了,”

  “你剛上任雍州別駕,便能把袁氏妖言惑眾一案糾正辦好,非常不錯,李淳風的那占卦推測,你也別放在心上,朕對你深信不疑,你回去好好任事,雍州較特殊,辛苦你了。”

  武懷玉被皇帝一番安慰,走時還被賞賜了一對銀瓶。

  可第二天上朝,皇帝就下旨。

  考慮到雍州牧漢王元昌年幼,雍州事務皆由別駕武懷玉主持,事務繁重,所以皇帝免去武懷玉左領軍大將軍、崇賢館主、太子右衛率、刑部侍郎的兼職。

  仍以崇賢館學士任雍州別駕,兼太子洗馬。

  這旨意當殿宣讀,引的不少人暗暗猜測。

  皇帝宣佈長安令楊纂處死。

  御史大夫溫彥博站出來堅決反對,中書侍郎顏思古也出列反對,秘書少監令狐德棻也反對,當然吏部尚書楊師道也站出來反對。

  這四個站出來反對處死楊纂的大臣,顏思古和令狐德棻其實都是隋朝時就跟楊纂關係極好的好友了,楊師道跟楊纂都是弘農楊氏家族的,雖不是一房,那也是同族,這個時候也沒啥好避嫌的,救人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