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拜相

  武家以前是太上皇心腹元從,但如今武士彠已經獲得新皇的認可,特別是武家年輕一代的武懷玉、武懷義兄弟倆,更是深得皇帝賞識,剛剛武懷玉還平定了羅藝叛亂。

  李世民倒是覺得調武懷玉去做利州都督更合適了,畢竟他剛平定羅藝叛亂,現在卻清理羅壽都督過的利州,很合適。

  不過這念頭也只是一瞬,武懷玉去鹽州還有重要任務。

  “玄齡如晦無忌你們覺得呢?”

  “武士逸確有治才。”

  幾人都支持。

  “好,那就調韶州刺史、宣城縣公武士逸為利州都督,”

  皇帝目光在張亮臉上一掃而過,最後沒忘記安撫下這個心腹。

  “進長平郡公右衛將軍張亮銀青光祿大夫,兼安州大都督府長史。”

  “玄齡,中書省儘快擬詔。”

  皇帝交待,要儘快把拜相詔書流程走好。

  一日拜三相。

  蕭瑀復拜左僕射,長孫無忌拜右僕射,杜如晦檢校侍中。

  經過這番調整。

  如今中樞,左僕射蕭瑀,右僕射長孫無忌。

  中書令房玄齡、侍中高士廉,檢校侍中杜如晦。

  僅剩下了五位宰相。

  杜如晦還一人身兼吏部和兵部兩尚書,裴矩為民部尚書,溫大雅為禮部尚書、李靖任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為左衛大將軍盧寬調任。

  御史大夫杜淹、殿中監宇文士及、內侍監張阿難、秘書監陳叔達。

  尚書左丞魏徵、尚書右丞戴胄、大理寺卿孫伏伽。

  皇帝心腹馬周,被授予門下省重職給事中,正五品職,分判門下省日常事務,具體負責審議封駁詔敕奏章,有異議可直接批改駁還詔敕。

  馬周從皇帝參謀,真正走到了中樞前臺。

  一連串的詔書頒下。

  封德彝剛下葬,秘書監陳叔達母親去世,上書請丁憂,皇帝准許,秘書監空缺,皇帝最後任命尚書左丞魏徵守秘書監。

  韋挺接任尚書左丞,王珪為黃門侍郎,溫大臨再拜中書侍郎。

  當武懷玉收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他已經率人馬沿涇河出蕭關,抵達靈州,住進了之前僑置靈州城中的鹽州衙門。

  聽說族中三叔武士逸升了利州都督,武懷玉挺高興,從下州升中都督,正四品下,升正三品,連升三級官職。

  武家出的第二個都督。

  如今武士彠是涼州都督,武士逸利州都督,武懷玉鹽州刺史,還有個武士稜是司農卿,武懷義是瓜州都督府司馬,武士恪神機坊署令。

  家族越來越興盛了。

  隨著消息一起到來的,還有皇帝特賜給武懷玉的三十鋌黃金,以及一道聖諭。

  張阿難的義子張輔國站在堂上,以皇帝李世民的口吻道,“朕聽說你們抄沒羅藝等叛逆家產時,私自扣留了一些,還私藏了一些美人,

  不過聽說你已經把這些錢財都用做朔方局的公使錢,這次朕就不追究了,還有那些美人,你可以挑四個留下,其餘的一半送京一半招募入局······”

  果然一切都逃不過皇帝法眼,一切盡在皇帝掌握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