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武士恪 作品

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

  相同門第的家族互相通婚,正所謂門當戶對。

  但侯景之亂後,南北動盪,戰亂不止,傳統的士族、庶族也不再那麼穩固,一些傳統士族有的衰敗中落,而有一些庶族寒門地主裡又湧現出許多富人甚至是成為朝堂新貴。

  於是一些破落士族開始跟新興的庶族聯姻,通過賣女,一個得錢,一個得名,各取所需。

  經隋到唐,南北一統,王朝更替。

  尚冠冕的關隴新貴佔據朝堂高位,取得更高話語權,而以關東五姓七家為代表的老牌士族門閥們,卻在政治更迭中,喪失了原有的話語權,

  但是整個社會仍還沿襲著魏晉以來濃厚的崇尚閥閱的心理,發達了都得要修祖譜,得有個了得的祖先,甚至得找那些郡望同姓大族,想辦法聯宗附譜,哪怕要付出很大代價也在所不惜。

  於是乎,隋唐時關東士族跟關隴貴族們聯姻,就非常盛行,如李淵,他妹妹就嫁入太原王氏,他給自己長子建成也娶的是滎陽鄭氏女。

  嫡長子娶鄭氏,嫡次子娶的河南長孫氏,元吉娶的是弘農楊氏,全都是當時頂級門閥,可唯獨嫡長子娶到了五姓女。

  山東舊士族聯姻朝堂新貴,士庶通婚,其實不僅僅圖錢財,也還是想借其官勢再獲得政治地位。

  門閥士族在魏晉迅速發展,在南北朝時代是一個頂峰,在隋朝和唐初受戰亂影響,尤其是關東五姓許多家族都連做官的都沒有了,更別說能在朝堂上當宰相的。

  他們積極聯姻新貴,經過了初唐後,後來也是迅速在中晚唐又達到一個鼎峰。

  不過眼下,確實有許多如王績這樣的五姓子,都不得不跟魏徵這樣的新貴聯姻,甚至收取賠門財來緩解困境。

  而如樊興,並非舊士族,他家那是南蠻土豪出身啊。

  但權知讓殿上彈劾兩家結親,違詔收受厚重彩禮,甚至收陪門財這事,確實有違了朝廷之前頒發的詔令。

  而朝廷之所令頒下那道詔令,也是因為社會風氣太烈,朝廷不得不出面干涉,但效果其實不大。

  這種事情,朝廷本來也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哪怕發過詔令,可臣子們不嚴格遵守也沒有人特意追究。

  今天權知讓突然站出來發難,這還真讓人想不到。

  更讓人有些沒想到的是,權知讓這邊彈劾了樊興、武懷玉兩家結親違詔逾制,那邊又接著彈劾門下待詔學士王績和尚書左丞魏徵。

  說王績要的彩禮和賠門財更多,彩禮、賠門財各要百萬,使的魏徵這樣的尚書左丞,都只得典當宅院借錢訂婚。

  “陛下,朝廷頒發的詔令,豈是一紙空文,如同兒戲?”

  “朝廷詔令天下嫁女受財,三品以上家,不管過三百匹絹,八品以下,不得過五十匹。樊興收取千餘貫,值三千匹絹,十倍於詔令。王績待詔門下,職不過九品,所受不得過五十匹絹,然其要二百萬錢,值五千多匹絹,是朝廷詔令的百倍,他們如此公然違背詔令,邈視朝廷,臣請懲罰,以敬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