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鬥米千錢

  現在這年月,這樣的活哪找去。

  懷玉帶著趙義到了前院廳堂,又特把負責賬目的潤娘也叫來,大姐玉娥這段時間一直在給潤娘打幫手,便也叫了來,又叫來了負責倉庫錢糧的老劉。

  簡單的翻看了下賬本,千金堂最近確實很忙,生意很好,利潤很高,潤孃的賬記的不錯,而老劉負責管倉庫錢糧,也比較可靠,他是武胖子妻子孃家帶來的家生奴,錢糧保管的沒有絲毫差錯。

  之前懷玉就早交待過,千金堂賬上有了進項後,除了部份用來採購藥材和發工錢等外,剩下的要將大部份買糧儲備。

  那時大家還不知道會有現在這麼嚴峻的情況,會讓突厥人打到長安腳下來,還覺得糧價這麼高還一直買,到時秋糧一收,那就要砸手裡。

  現在看著賬上、倉庫裡的這些米麵麥粟黍糜豆等糧食,大家真覺得東家眼光好。

  懷玉簡單的計算了下,按現在儲備的這些糧食,足夠維持千金堂現在這些員工吃到明年的夏收,而老武還從三原運來許多糧食,既有武家自家種的糧,也有收租的糧,還有些懷玉讓老武從鄉里收上來的。

  自家暫時不缺糧,甚至還挺富餘。

  “既然大家家裡條件困難,眼下時局艱難,咱們就同舟共濟,互相幫助,抱團取暖。”

  懷玉合上賬本,開口表態。

  “醫師可借一石糧,藥師可借八斗,

  “夥計可借五斗,學徒可借三鬥,若是其在鋪裡平時表現勤懇踏實的,可多借一斗,若是平時表現不佳,偷奸耍滑的,則少借一斗。”

  趙義聽說了長鬆口氣。

  “那這糧怎麼個借法,多少利?”

  陳潤娘在旁邊道:“阿郎,現在京師米穀大漲,有價無市,且糧價一天一個價,也不知道突厥人什麼時候就過來了,估計還得大漲。”

  “現在外面都買不到糧,更別說借了。”

  懷玉道:“都是咱自家鋪子裡的人,這個時候能幫就得幫。至於說利息,”

  他本來想說不要利息,但想想這樣做無疑也是壞規矩的行為。

  “現在外面借糧是什麼利息?”

  老劉接道:“一般情況下,借糧都是借半年,春借秋還,或是秋借春還,官府災年借糧,一般是一分息,但這種糧一般人可借不到,也沒多少能借。一般非災荒之時,借糧,起碼五分利,多為倍息。

  若是遇饑荒之時,那往往便是春借一斗,秋還三鬥了。”

  從借一石利息一斗,到借一石利息五斗,然後借一石利息一石,再兩石三石,這些都很普遍。

  而借一石只收息一斗,這種一般也就是官府的表面文章,沒普遍性,除非是那些大家族內部的族倉,借給自家孤寡殘疾的,帶有族內救濟性質的,甚至糧食是平時大家捐的,才可能只收一成息。

  就算是那些大寺廟裡借糧,都起碼是春秋一斗,秋還本息二斗了,而還三斗的,那就是雙倍的利息。

  朝廷平時的公廨錢放貸,五萬本錢,一月都要四千利息。

  半年時間,借一還三,真是要命。

  哪怕借一還二,也很驚人,但考慮糧食饑荒時是救命的,也是沒辦法。

  甚至那些貪心的地主或僧人借貸糧食,借出去的時候小鬥出,收回的時候卻用大斗,暗裡又等於加了息。

  “借一還二吧,秋借春還,大家若是願意,借照此息出借。”

  這個利息,在當下來說,確實不算特別高,但負擔也著實不輕,畢竟這僅僅屬於半年貸,貸的時間越短,負擔其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