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99 八旗2


                 努爾哈赤設計的這套制度是個很明顯的戰時體系,大金國統治下的所有人都被軍事化管理了,既不是民也不是軍,或者說既是民又是軍。

  這個體系有點像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採用軍事化管理,平日裡既生產又軍事訓練,放下槍就是工人和農民,拿起槍則是訓練有素的士兵。

  它的好處很明顯,幾乎全民皆兵,在保持戰鬥力的同時也兼顧了生產。同時弱點也很明顯,既然是兼顧,肯定不如專業的能力強,在後勤生產方面能力不足,更談不上發展文化和經濟了,只適合短時間應急,不能夠長治久安。

  大金的八旗全掌握在努爾哈赤和其子孫手中,正黃和鑲黃總共65個牛錄由努爾哈赤親領;正白旗25個牛錄,旗主是皇太極;

  鑲白旗15個牛錄交給了褚英之子杜度;正紅旗25個牛錄旗主是代善;鑲紅旗26個牛錄旗主是代善的兒子嶽託;正藍旗21個牛錄旗主為莽古爾泰;鑲藍旗33個牛錄旗主是侄子阿敏。

  除此之外還指定了四大貝勒,按月輪流值班,共同管理國中一切機務。他們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同時他們還都是旗主,所以被稱作旗主貝勒,權勢非常大。

  但光靠旗主和貝勒還是不夠用,畢竟現在建國了,多出來不少事務必須得有人協助完成,於是又設立了四位輔政大臣。

  這個職務類似於漢人的宰相,或者大明的六部尚書,每人負責一攤事務,但又沒有完全的獨斷職權,遇到重大問題只能參謀提意見。

  他們分別是瓜爾佳.費英東、鈕鈷祿.額亦都、董鄂.何和理、佟佳.扈爾漢。這四位都是最初跟著努爾哈赤起兵的老哥們,背後代表著四個很大的族群,雖不能給予旗主的權力,當個輔政大臣也算是種補償和拉攏。

  其實應該有五位輔政大臣的,只可惜覺爾察.安費揚古沒福氣,和褚英一起戰死在了大明京城外。不管努爾哈赤如何在葬禮上痛哭流涕頓足捶胸,畢竟不能讓死人當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