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46 收網


                 寧波府與松江府隔海相望,距離不過200裡,但要是從陸路繞過杭州灣就得走近500裡。松江府發生了什麼,用快馬也得跑一晝夜才能傳到,或者用快船橫渡杭州灣,差不多要六七個時辰。

  東邊的天色剛剛露出一絲深藍,幽靜的月湖上突然泛起了一片片漣漪,在岸邊和草叢裡休息的青蛙、水鳥感受到了不尋常的震動,紛紛跳入湖水中躲避危險。

  不多時,一陣馬蹄聲敲碎了夜色,也讓水中的蛙鳴蟲唱暫時中斷。纏棕大帽、紅布甲、窄裙、軟靴,放在明朝只有錦衣衛外出執行任務時才會如此打扮,稱作緹騎。

  飛魚服沒有、繡春刀也沒有,這些服飾武器都是禮儀用品,品階還很高,就像是特警穿著禮服端著國旗隊的禮儀槍外出執行任務,絕無可能。

  這隊多達三百人的緹騎裝備的武器很雜,有朝廷發放的制刀,也有邊軍管用的腰刀,還有狼牙棒和鐵骨朵。總體上講就是誰習慣用什麼就用什麼,突出一個輕便快捷,只要腰間的三眼火銃算統一裝備。

  以抓捕治安為主責的錦衣衛對這類近戰利器非常熱衷,一旦遇到弓馬純熟的目標,比如抓捕邊軍將領,衝上去拼殺不見得能獲勝,但抽出三眼火銃迎面就是一頓噴,多厲害的人也得手忙腳亂,稍有疏忽就會被擊中。

  但這支緹騎的來歷還不是普通的錦衣衛,從他們的帽子上就能看出應該來自南京。北京錦衣衛緹騎一般會裝備皮製或者鐵質笠盔,只有南方的錦衣衛才會用藤麻編制的大帽,既輕便又不怕雨水。

  沒錯,這支錦衣衛確實來自南京,領隊者居然是南京錦衣衛鎮撫使周嘉慶。位於月湖岸邊的陸氏宅院就是他今天的目標,而宅院裡的每個人都是抓捕目標,主犯則是寧波陸氏家主,陸懋龍。

  “下馬,封門!”在距離陸宅還有半里地時周嘉慶勒住了馬韁,和身邊的錦衣衛小旗低聲交流了幾句,確定目標無誤才下達了命令。

  錦衣衛緹騎的行動步驟與海軍、陸軍的作戰風格完全不同,主要突出了兩個特點,快速與有恃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