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66 好大一盤棋


                 從這一點上來講,周道登還是有點本事的,至少在教書育人方面比較擅長。學問高並不一定就能教出好學生,很多人肚子裡裝著很多東西,卻不善於傳授給別人。教育是門學問,同時也是天賦。

  吏部,六部之首,掌管著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調動,讓這麼一個官場混子外加滑頭來掌管,會不會亂套呢?

  在這個問題上從皇帝到六部九卿外加內閣大學士們終於形成了統一思想,都覺得不用擔心。體系是有容錯性的,系統越龐大越持久,容錯性就越強。

  萬曆皇帝常年不上朝的時候,連官員的任免都停滯了,內閣大學士只剩下朱賡一個人,六部裡面更是缺員嚴重,很多部門都快成空架子了,可是朝廷照樣在運轉著。

  大臣們能容忍周道登成為吏部尚書,完全是無奈的選擇。至少這傢伙不是保皇派,哪怕什麼都不幹也比讓保皇派官員再佔據一個高位划算。

  皇帝能容忍周道登成為吏部尚書也是妥協的結果,至少這傢伙沒啥能力,也不結黨,最好什麼都別幹,就在吏部當個橡皮圖章,總比被別有用心之人佔據了要省心。

  這就叫政治,一群人的政治並不是在追求效率,而是平衡。年輕人抱著雄心壯志一頭鑽進來,往往會有束手束腳的體會,總覺得渾身才華無法施展,從而現狀產生了厭煩感。

  其實做為群體生物,犧牲個體服從整體才是生存之道。在不破壞整體平衡的前提下,儘可能多的施展才華才是對個體和整體都有利的。過份強調個體或者整體,甚至追求極致,都不是啥好現象。

  不過洪濤也不想讓吏部陷入癱瘓或者混亂,尚書的位子可以讓出去,但在各司郎中、主事位置上推薦幾個青年才俊任職理所應當。

  於是吏部文選司員外郎楊漣進文選司郎中、考功司員外郎顧大章進考功司郎中、中書舍人楊嗣昌入文選司任員外郎,還有幾個新科進士任各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