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秦朝陽說古董

  “朝陽,剛剛你說的古玩要有來歷才賺錢,並不是年代越久越賺錢,這是什麼意思啊?”

  問這句話的是丈母孃甄玉嬌。

  “媽,所謂的古玩有來歷,指的就是出處,我們都知道古董分為很多種,金銀銅鐵,木頭傢俱,瓷器,字畫等。”

  “我們就拿瓷器來說吧,主要分為兩大類,官窯和民窯,官窯這個聽名字就知道了,是官方製造的,製造出來的大多數都是敬供給朝廷的。”

  “所以質量比較好,而且都會有落款,比如大清康熙年制。”

  “他這個是可以追溯的,一般都是送去給皇上,皇上再會賞賜給各個大臣,所以像這些東西就很值錢。”

  “另外一個就是民窯製品,簡單點來說就是老百姓們自己燒製的,就是平時用的,就像我們用的吃飯的碗一樣。”

  “這些東西製造的比較粗糙,而且也沒有落款,最主要的是數量多,就像我們現在吃飯用的玩意,你就算放個一萬年,那也就是一個普通的碗,幾乎是沒有價值的。”

  “這裡說的是瓷器,其他方面的東西也是這樣,但也並不是說民間的東西就不值錢,比如書法,字畫這些東西。”

  “我們就拿字畫來說,我國曆史古代字畫比較值錢的,那也是有很多的,唐伯虎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唐伯虎隨便一幅字畫,少說都是千萬起步,如果放在拍賣行能破億都有可能。”

  “明朝至今也才幾百年,但是唐伯虎的字畫甚至遠遠超過唐朝,宋朝甚至再往前的那些價值,所以說古玩不一定要看年代,主要看的是出處。”

  “另外還要看的是稀有程度,一般具有代表性的古董,比如代表人物或者是年代,或者是有什麼特殊意義的,它的價值就要比其他的高很多。”

  秦朝陽一邊解釋,一邊清理著兔子,主要是比較閒。

  “原來是這樣啊,我還以為只要是古代的東西都值錢!”

  “那如何判斷古玉的真偽呢?”

  甄玉嬌又提出來了個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