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七百一十一章軍中的苦衷

  如此一來茶稅也自然成為一項重要稅收,從“交引法”到“折中法”再到現在試行的“貼射法”,皆在不斷的改良。

  可惜改良的目的正在一步步的走歪,總有人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影響朝政,這在大宋幾乎是無法忽視又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開始葉安是不相信的,但他特意尋了陳琳打聽其中的細節後,便不得不相信這位給自己送書的大儒居然真的因為利益而反對國家出臺的新政策。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貼射法既有利於朝廷,又有利於茶農,茶商。

  朝廷不付本而坐收息錢,又可省去大筆運輸費用。原來三說法時,官府強行攤派的多為陳惡粗茶,茶商現向園戶購買可得好茶,且饒潤超過了耗茶數量;茶農沒了預付本錢,饒潤比耗茶几乎翻番,看似負擔了原由官、商承擔的運費和彙總費,但避免了私茶的騷擾,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茶農最希望看到的。

  但問題也出現了,茶與邊糴脫鉤後,虛估之弊不復存在,原本落入東南大茶商腰包的茶利又迴流國庫,這部分損失最嚴重的人就是孫奭這樣家中有大茶場的人,他的反對也就理所當然了。

  朝堂上關於貼射法的去留爭論不休,葉安只是笑了笑便不再說話,小皇帝坐在御座上有些麻木,顯然他並沒有看清問題的本質,也不知道到底哪一方是正確的,這種茫然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散朝,而珠簾之後的劉娥一言不發。

  葉安微微搖頭,在散朝之後離開了垂拱殿,顯然劉娥是故意不做聲的,今日朝會給了趙禎一個大難題,他坐在御座上如同一個呆滯的木偶,不知該如何應對混亂的局面。

  但讓葉安沒想到的是,散朝之後曹利用居然在散朝之後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