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儒釋道

  “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

  瞧見玄誠子要發作的模樣,葉安立刻改口。

  “那三清殿,玉皇殿呢?”

  “自然是三清和玉皇大帝!”

  “那太虛殿呢?”

  葉安微微愣住,太虛殿,一般的宮觀之中好似沒有這樣的大殿,因太虛既是虛無,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供奉太虛有些扯淡……

  看著玄誠子默然不語,在看看邊上的道士好奇的目光以及空蕩蕩的大殿,葉安試探著說道:“太虛殿供奉的是道?”

  玄誠子這才面容舒緩:“孺子可教!天地之間有萬般的神仙,但大道卻只有一個,不可言明,不可聲傳,只可意會!故,老子以《道德經》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葉安點了點頭,卻開口道:“我家長輩也是這麼說的,但和師傅你說的不一樣,該是: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玄誠子微微愣了一下,就在葉安準備小小驕傲一把的時候,他卻開口道:“未曾想你家長輩居然知曉古版《道德經》,因避諱漢恆帝而避諱…………道家經典因歷朝歷代之避諱,錯改,失良多矣!”

  葉安驚訝的望著玄誠子:“師傅知曉?”

  玄誠子的目光越過供案以及後面的殿門,看著天空沉聲道:“儒釋道三家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即便是儒道之間也非看上去那般的中正平和。”

  葉安恍然大悟,他是學史的,自然知曉其中的衝突,但通過玄誠子之口說出來,卻發現,原來三家的衝突並未如同史書中記載的那般平和,甚至有些激烈。

  儒家和道家之間的關係還算好一些,儒家以仁愛為主,並不擅長機辯,最多便是下“陰招”。

  在玄誠子極力的要求下,葉安用了整整兩個時辰把他記憶中的馬王堆《道德經》給默寫出來。

  幸好“上輩子”在教授的帶領下對雜學感興趣,否則還真記不住。

  玄誠子雖知曉這一版《道德經》的存在,但卻不知全文…………

  供案之上,兩份《道德經》放在一起對比,玄誠子抽著涼氣,而葉安默然不語,明顯可見不同。

  道經與德經被調換了位置,而細緻上的區別卻是更多,同樣的一句話,稍稍改動了幾個字,意思便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