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九十三章可為祥瑞

  其實葉安就是讓他們吃下定心丸而已,他之前就知道玄誠子為何面臨災荒並不焦急,那是因為老君觀中有糧食啊!

  後來從他那裡詐出來之後才知道,原來中嶽廟以及老君觀甚至是嵩山書院也都有自己的廟田,觀田,和院田!並且規模和數量都不小!

  葉安覺得有些可惜,這些田地裡出產的糧食孫全彬要不走,也不敢要,否則便能在極大程度上緩解河南府的災情。

  衙役跳下牛車栓在木樁上,王溫和葉安便攙扶著已經快散架的王淵下車,這一路顛簸的,對於一個年歲不小的人來說實在是夠嗆。

  早有農戶趕過來詢問,在得知王溫乃是陽城縣的縣尊後,便請他到莊子裡歇息,同時招呼人去往莊子裡的老君殿通報觀妙先生。

  雖然是觀田,但依舊是農莊的模樣,只不過最中間的主宅變成老君殿,殿中供奉了老君像而已。

  縣尊的到來讓莊戶們有些驚訝,但隨即也就釋然了,畢竟觀妙先生乃是先帝敕封的,身份尊貴的很!

  縣官不如現管,這個道理在農人心中是定死的。

  王溫尷尬的咳嗽一聲開口道:“老人家,本官一路而來瞧見水利大加修繕,還招了不少的災民,可是觀妙先生髮的話?”

  老農搓了搓乾巴巴的手道:“觀妙先生說了,這是他的親傳弟子靜身道士的安民之法,說是這位靜身道士以後要走文道,入朝拜相的嘞!

  這些水渠也是通過他的圖冊做出來的,還有那水車亦是如此,您說他的本事大不大?”

  一口一個靜身,實在是讓葉安臉色尷尬,邊上的王淵似笑非笑的盯著他道:“這位便是你口中的靜身道士!”

  “嚇!小老有眼無珠,您就是鼎鼎大名的陽城夜郎?!”

  在樸實的老農看來,這不算是一種諷刺,而是尊稱,至於那些個流傳過來的編排,他卻是自動忽略掉的。

  很快葉安這位觀妙先生的弟子便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因為他很有可能便是老君觀未來的觀主,甚至是上清派的掌教…………

  於是乎莊子上的老農便詳細的向葉安解釋今年的收成如何,多少已經繳納到了屬於老君觀的糧倉,自家中得了多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