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 作品

第450章 剿匪出動

李昌荼的民政局在屯田的時候,也研究如何提高耕田的產量。

溫越得知這個消息後。

突然記起徐光啟這事。

要說徐光啟真是放他鴿子,放許久了。

天啟五年的時候,便受到溫越的邀請過來,可是當時他編輯書籍正在興頭上,便推脫到天啟六年過來。

不過天啟六年,建虜入寇。

沒得辦法,徐光啟又不能來了。

等著建虜被打退,溫越又邀請徐光啟的時候。

徐光啟著書正在關鍵時刻,說還有一些時間,便著書完畢,然後過來。

正好,趁這個機會,溫越便派人去邀請徐光啟。

即便人不過來,他新編輯的《農政全書》也得過來。

《農政全書》著書起於萬曆年間,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餘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

總結與保留了中國古代農業技術華,展現了經濟、技術與農業生產部門相統一的“大農業”系統觀和生態觀。

《農政全書》的精要之處也在於,徐光啟並沒有僅僅將農業問題拘泥於對以往的農業科學知識的總結,而是將目光放到了更為長遠的政治生態上,將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相結合,使《農政全書》超越了以往的純技術性的農業書籍,集中表達了徐光啟以農治國的農業生態觀。

此書,非常重要。

因此,即便徐光啟不能過來,這本書也要拿到手上。

而且,除了《農政全書》外,溫越記得明朝還有其他有關農業水利方面的書籍。

所以,情報局的熊一揚就被溫越召去說話。

很快,在溫越的指示下,熊一揚便派出些機靈點的夜不收,前往華亭、江南等地,收集有關農業方面的書籍。

安排下去後,溫越的目光轉向其他地方。

現在需要他重點關注的,主要是兩件大事。

一件是開墾屯田之事,另外一件則是招降匪徒的事情,另外一些雜事就是道路整修,以及火器研發等。

光是山海關到寧遠城這片土地是安排不下二十多萬的百姓的。

雖然溫越打算後期繼續北上,將廢棄的錦州等地拿回來,可現在關外許多地方用人頗多,暫時還是需要先安排在寧遠城以南。

就比如現在百姓們在被官府召集在一起,做的事情,修路。

想要富,先修路。

修路的好處是說不完的。

即便大明官府驛站頹廢,但民間的郵遞系統相當蓬勃。

民間有一個民信局。

在大明永樂年間就出現了,是商幫的私人機構創立,在明中期壯大。

諸如郵寄信件、物品、匯兌等業務都可以在民信局辦理。

發展到現在,在民間已經算是一個龐然大物,似乎沒有受到亂世到來的影響。

溫越打算在山海關與寧遠城之間修建好道路外,也將山海關與內地的一些道路修建一二,這雖然有越界嫌疑。

可一來可以以工代賑,給難民多條活路,二來也為關外和關內的交流更加密切一些,替將來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