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 作品

417 怕鬼,但要臉

  片刻後,魏叔易抬腳,走近那株梅樹,欲折下一枝時,忽而聽得有腳步聲傳來。

  轉頭看去,是披著狐裘的魏妙青,她腳步輕快,身上環佩叮響,好似在昭示著她愉悅的心情。

  “我便知道兄長一定在此!”魏妙青眼睛亮亮地走過來,迫不及待地問:“兄長,我聽聞常娘子率軍大勝,可是真的?”

  見魏叔易點頭,她連忙道:“那兄長快和我說說,具體是如何勝的!”

  等她拿到這一手消息,便能到吳家娘子和阿夏跟前炫耀去了!

  魏叔易心思不在此,正想著如何打發妹妹時,恰有一名女使尋來,行禮後,與魏妙青道,吳家女郎請她去鳴風茶樓喝茶聽書。

  不待魏妙青拒絕,侍女又道:“據說今日講得正是常娘子大敗倭軍的事蹟!”

  魏妙青精神登時一振,忙對兄長道:“我待晚些,再來尋兄長!”

  鳴風茶樓的說書先生愈發了不得了,這麼快就將本子寫出來了!

  待魏妙青趕到時,說書先生雖然還未到時辰開講,但茶樓裡已經座無虛席,另又站了好些人,幾乎要擠不動——沒法子,受眾基礎在此,很難冷清。

  吳春白在二樓雅間早早佔了位置,魏妙青上去時,只見眼熟的女郎們都在,姚夏嘴裡含著蜜餞,衝她招手催促:“魏姐姐快來快來……這便要開講了!”

  隨著聽書先生拍響手中醒木,喧鬧的四下很快安靜下來。

  茶樓外,隨著官府也放出消息,江都全面大捷的喜訊,很快傳揚開來,給原本被大雪襯出了幾分寥落不安之感的京師,添上一筆濃重的色彩。

  背街而建的吳家正院裡,久未出門的吳昭白,隱約聽著外頭熱鬧的動靜,向從外面回來的妻子問道:“……夫人,是哪家在辦喜事嗎?”

  “是咱們整個大盛的喜事。”吳家少夫人撣了撣肩頭上的雪花,笑著道:“夫君還不知道吧,常娘子在黃水洋大捷,已將倭賊悉數剿滅。”

  聽到常歲寧的名號,吳昭白幾分怔然麻木地道:“又勝了啊……”

  勝吧,誰能勝得過她。

  “這回是大勝,大定。外頭都說,至少三五十年內,倭軍都無力再來了。”吳家少夫人笑著問:“外面難得熱鬧,又是報捷,又是賞雪的,夫君可要一同出去瞧瞧?”

  吳昭白愕然抬首,嘴唇微抖了一下,忽而感動不已。

  天知道他已多久沒出門了,自從那次他被祖父訓斥過,顏面狠狠受挫之下,便萎靡消沉許久,不願出門見人。而那之後,家中人出門,竟也默認不帶他了!

  他至今,都沒能找到一個臺階,直到此時妻子開口。

  “夫君不願的話,也無……”

  “……願!我願意!”吳昭白趕忙截斷妻子的話,將這好不容易出現的臺階扶穩。

  很快,他的兒子阿憲也跑了過來:“阿爹,外頭可熱鬧了,咱們出去買糖吃吧!”

  吳昭白心下動容,他從前竟不曾察覺幸福竟是這樣簡單,不禁和聲細語地問:“阿憲想吃什麼糖?阿爹都給你買來。”

  “松仁糖!”

  吳昭白唇邊笑意微滯一瞬,忽而想到當初稚兒拿他是死是活來打賭,賭注便是三顆松仁糖。

  但他還是出了門,給兒子買了一大包松仁糖。

  他久不出門,乍一出來便是隆冬,冷得直哆嗦,但那些百姓們好像察覺不到冷意,他們口口相傳著“黃水洋大捷”的喜訊,好似抱著令他們十分安心的暖爐。

  見此一幕,吳昭白強壓下作詩的慾望。

  待與妻兒一同回到家中,天色已晚,剛進得家門,便聽僕從傳話,說是祖父讓他去書房說話,父親和春白都在。

  吳昭白心中一提——不會要一起討伐諷刺他今日終於出門之事吧?

  他已經在家中反省了百日餘……怎麼著也夠了吧?

  但他到時,並無人提及他出門之事,好似先前的不愉快與爭執,就此揭過了。

  吳昭白剛鬆下一口氣,就聽祖父道,朝廷派遣使者出使東羅,而他的父親身為執掌天下禮儀的太常寺卿,也在此次使者官員之列。

  此次本該由掌管外賓事宜的鴻臚寺卿前往,但鴻臚寺卿年邁病重,不足以在此隆冬之際遠行。

  聖冊帝考量之下,最終決定讓行事細緻守矩的吳寺卿與魏叔易同行——魏叔易雖年輕有為,但面孔過於年輕,還需一位更有資歷的官員同往,方可保證此行穩妥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