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二千一十四章 立軍令狀


                 “除了江南士紳,還有一些見利忘義、目光短淺的刁民暗中私通倭寇,為倭寇偷風報信、引路窩藏、捐獻糧草,甚至將自己子侄送至倭寇,加入其中!有這些敗類士紳和刁民暗中支持,倭寇竊取了天時地利人和!”

  張經一臉憤慨的對眾人說道。

  不錯,張經說的是事情,自從海禁後,確實有不少沿海百姓暗地私通倭寇。

  前一段時間,汪直麾下的倭寇甚至出現在蘇杭等地的集市與當地百姓貿易。甚至,還有一些老百姓踴躍將自家的子侄送到倭寇隊伍,加入其中。

  朱平安對此很清楚。

  “總督大人所言極是,我們有一次埋伏倭寇,就是被個別刁民報信給了倭寇,我們在埋伏圈左等右等皆不見倭寇,放棄了伏擊,撤兵回城的路上卻被倭寇反埋伏,死了好些兄弟兄。受了這大的損失,我們事後追查,查到是有人給倭寇通風報信,隻是那人狡猾,我們沒查出具體人是誰,隻是圈出了一個範圍,就是我們當初埋伏圈周圍的幾個村子。”

  “我們也遇到過,有一次我們斥候偵察到倭寇聚眾酗酒,天賜良機,我們制定計劃,組織了一批青壯百姓,要趁他們酗酒包了他們餃子,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可是等我們大軍趕到,倭寇竟然無影無蹤了。當時我們就懷疑是青壯百姓中有人為倭寇通風報信,現在想來肯定是了。”

  很快就有兩個將領出聲附和張經的話,還舉了他們的親身經曆來佐證。

  “我官軍屢屢敗北的原因,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我官軍實力不濟,衛所早已不是當年的衛所,這些不用我多說,你們都是帶兵將領,比我更清楚衛所現在爛到何種程度了。”

  張經環視眾人,緩緩說道,尤其是那些個武將,每人都被他對視了一瞬。

  眾人沉默了。

  衛所的爛,他們又豈會不清楚呢,已經從精銳爛成病夫了,戰力下降了十倍不止。

  “至於其他原因,肯定也有不少,但是隻要解決了這兩個原因,何愁倭寇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