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日進十萬金

  朱平安估算了一下,趙文華今天保守也能收到超過十萬兩銀子……

  日進斗金都不足以形容了,怪不得趙文華將來會賴在江南這麼久時間。

  東南沿海的富饒,由此一幕,可見一班。

  朱平安在人群中轉了一圈,不著痕跡的將那些獲得趙文華接見,尤其是獲得共進晚膳資格的鄉紳還有富商的名字,在心裡默默記了下來。

  這些向趙文華大額利益輸送的人,多少都有些問題。

  目前東南正常做生意的商賈,一般不太捨得送這麼多銀子,也沒有必要下這麼大的血本。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想要攀附權貴的商人,但畢竟是少數。

  目前江南最暴利的行業是海貿走私,尤其是海禁後,海貿走私的暴利超出想象。很多商人還有地方士紳都鋌而走險參與了走私,有很多官員也暗中參與了走私。

  當前,雖然歐羅巴諸國資本主義正在發展,但是大明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海外市場包括倭國以及佛朗機等歐羅巴諸國對大明的絲綢、瓷器、棉布等商品的需求也是呈井噴式高速增長。

  可是,奈何大明現在實行海禁。官面上與大明進行海貿的渠道完全中斷。

  可是海外對大明商品的巨量需求還在,只要將絲綢、瓷器等商品運到海上,跟倭國、歐羅巴諸國交易,就能獲得十倍、百倍的利潤回報,完全跟搶錢一樣。

  巨大的利益,促使大明沿海很多地方士紳、商人鋌而走險,冒著違反朝廷禁令的滅族風險,開始走私。一些官員也暗中參股,參與走私。

  除了朝廷查辦的風險,去海外走私本身也有風險,海上沒有規則,弱肉強食,有被劫掠的風險。

  所以,集團走私、武裝走私盛行,有時候走私也會兼職搶掠,有的直接變成了大海盜,汪真就是這樣演變成大倭寇的,即便沒有變成海盜,他們跟倭寇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與倭寇暗中勾連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很多時候,朝廷剿倭時,串通倭寇,將官軍動向,向倭寇通風報信的就是這些人。

  結合趙文華前來祭海、剿倭的背景,朱平安幾乎可以斷定,這些向趙文華大額利益輸送的商人、鄉紳還有官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走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