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邀請太平知縣

  這個太平知縣......

  本官又豈會包庇貪官汙吏!台州知府譚綸忍不住在心裡給太平知縣打了一個差評。

  “本官一定竭力配合上差。其實,朱平安勾結糧商、哄抬糧價、收受賄賂一事,本官在半月前已經收到太平知縣等人的揭發檢舉,不過鑑於朱平安方因抗倭之功晉升為浙江提刑按察使司僉事,風頭正盛,僅憑一張界定糧價公文,怕是多有推脫狡辯之詞,難定其罪,反而打草驚蛇,故而本官張網而不發,留下固定罪證時間。本官這幾日正要收網,沒想到上差們也來了。都是本官的錯,累上差們千里迢迢跑這一趟。”

  台州知府譚綸向徐海等人拱手,一臉歉意的說道,不著痕跡的為自己辯解了一波。我在半月前就已經收到大貪官朱平安的犯罪線索了,已經張開網了,之所以未當場處置朱平安,是為了固定罪證,為了更好的處置朱平安。

  徐海聞言,微微皺了下眉頭,在他看來既然早就收到揭發檢舉朱平安的線索了,就應該及早處置,每多拖一天,靖南的老百姓就多遭一天罪,這半個月的時間,不知道靖南百姓被朱平安給禍禍成什麼樣了。

  不過,台州知府譚綸的做法也情有可原,朱平安剛立下抗倭大功,只是剛剛下發了界定糧價的公文,僅憑此就要定朱平安貪腐之罪的話,證據不夠充分,且朱平安必然也多有狡辯之理、推脫之舉,難以定罪。

  只是,徐海覺的還是應該及早處置,雖然不一定能定朱平安的罪,但是靖南老百姓一定可以少遭罪啊。

  “謀而後動,不打無把握之仗,譚知府做的很好,朱平安乃是奸詐狡猾之徒,我在京城就多有見識,若是譚知府當時便動手的話,朱平安必然狡辯脫罪。”刑部主事張文博對臺州知府譚綸的做法很滿意,對其讚不絕口。

  從他的角度來看,靖南百姓死活什麼的,他不care,他care的是朱平安!這半個月的時間,靖南的局勢定然已經糜爛不堪,朱平安的罪證坐的實實的,他們這一趟定然漂漂亮亮的將朱平安貪腐案辦成鐵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