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群起而彈之

  作為一名給事中,不彈劾官員,不鬧出來點動靜,還做什麼給事中啊!

  作為一名給事中,不彈劾官員,不鬧出來點動靜,如何受人矚目啊?!

  作為一名給事中,不彈劾官員,不鬧出來點動靜,如何做出成績啊?!

  作為一名給事中,不彈劾官員,不鬧出來點動靜,如何步入升官的青雲大道啊?!

  劉萬年身為給事中,一直有一個“一封奏疏動朝野,青雲直上坐高堂”的夢想!收到好友太平知縣的手書以及附帶的靖南界定糧價公文後,頓時喜不自勝,忍不住留下了兩行激動的眼淚,真是瞌睡有人送枕頭啊。

  劉萬年對“朱平安”這個名字一點也不陌生,確切的說,對於近在咫尺的江浙官場圈子以及南直隸官場圈子裡的每一個官員,劉萬年都不陌生,作為一名胸懷“一封奏疏動朝野,青雲直上坐高堂”夢想的給事中,他對這些官員的身世背景他都調查瞭解過,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

  朱平安者,大明最年輕的狀元郎,座師為當朝閣老徐階,初入官場便名噪一時,不到半年,便官升至從五品的裕王府侍講學士,數封彈劾奏疏,無一失手,拉下馬數十官員,光屁股稽查太倉銀庫,千餘名官吏被罰,一時間聲名鵲起,素有“大明第一奏神”之稱;據說青詞功力也不下其八股,進獻青詞,屢得聖心;後因捲入楊繼盛彈劾內閣首輔嚴嵩嚴閣老一案,得罪了嚴閣老,惡了聖上,被為貶靖南知縣。原以為朱平安也就是官場的一顆彗星,倏忽明亮一時,自此也就隕落,再無翻身之日了。誰曾想,朱平安竟然不聲不響的在靖南任上立下了抗倭大功,守一城收一城,斬首倭寇首級八百餘,捷報入京城,龍顏大悅,驚動了京城,因功被擢升為正五品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如今算是炙手可熱的官場新秀。

  彈劾如此一位才攪動京城風雲、在聖上心中有名、有熱點有話題的官員!

  我劉萬年豈不是一下子就出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