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欣欣向榮

  “東湖分為上東湖和下東湖兩部分,上東湖規劃周長18裡,下東湖規劃周長20裡。東王鄉八角亭為東界,西界為青嶼村八寶廟,南界為多寶山,北界為凌霄閣,其中上東湖和下東湖中間不設分界......”

  “東湖事關靖南百年大計,施工過程中,務必注意質量,不用貪求速度......”

  開始施工之前,朱平安將隨行胥吏差役叫至跟前,將施工方案及施工圖展開,將東湖的施工規劃以及以工代賑的注意事項,仔細與他們說了一遍。

  “縣尊放心,我等必不負縣尊所望,一定挖好東湖。”胥吏差役紛紛領命。

  為了精準起見,朱平安帶著劉牧、劉大刀等人先頭策馬將東湖地界通過插竹竿標記了出來,以一根根相距百米左右的竹竿作為東湖界線,一目瞭然。

  湖界標出後,“東湖以工代賑工程”便轟轟烈烈的開工了起來。總共有五萬多百姓參加了東湖以工代賑攻城,男男女女,肩挑土筐畚箕,手拿鋤頭鐵耙,掘土挖湖,以草和泥築堤;婦孺孩童在規劃好的伙房區,準備午膳,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因為以竹竿作為東湖界線,老百姓們私下都稱東湖為“竹竿湖”,說“朱青天策馬圈湖,靖南縣再無水患”。

  除了東湖工程,還有五項工程在靖南不同地方開展,包括修補城牆、重建村寨等。六個以工代賑工程,將靖南十萬百姓和難民幾乎都發動了起來。

  朱平安在東湖工程步入正軌後,便帶著劉大刀等人巡視督導其他幾個以工代賑工程。

  東王鄉重建工程就在東湖工程邊上,由戶房典吏劉夫子和庫房典吏章先生兩人負責,東王鄉重建工程就是重建東王鄉村鎮被毀的房舍建築。

  朱平安一行巡視的第一站便是東王鄉重建工程。

  東王鄉重建工地工程總人數越有八千餘人,與東湖工程一樣的熱火朝天。

  工程有序推進,老百姓、難民奮力勞作,秩序井然......朱平安滿意的點了點頭。

  “縣尊,每人每日20文工錢,是不是有點多了啊。咱們靖南全縣共有近十萬人參加以工代賑,每人每天20文,這一天下來光工錢都得兩千兩銀子,一個月下來就得6萬兩。這還沒有算糧草等消耗。便是有縣尊從糧商那收來的‘捐贈’,加上咱們縣衙庫房的積餘,也就恰恰夠一個月而已。而按照縣尊的規劃,這以工代賑至少要持續兩個多月才能完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月之後,屬下庫房便再也拿不出一個銅子了。屬下懇請縣尊三思,降低工錢,限制以工代賑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