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唾面自乾

  接下來小半個時辰,朱平安聽取了眾胥吏關於此次洪災的一些建議,採納了很多建議,比如加強對避洪區的管控,比如徵調大夫進駐避洪區等。

  “縣尊,鑑於倉房存糧有限,卑職建議適當降低避洪區災民的伙食標準。從三頓降為兩頓,從兩個窩窩、稀飯管夠,降為一個窩窩稀飯一碗。”

  倉房錢典吏提議道。

  “不妥,不妥。從三頓降為兩頓,從兩個窩窩、稀飯管夠,降為一個窩窩稀飯一碗,錢典吏這降的也太多了吧,災民怎麼吃得飽啊?恐引起民憤,招致罵聲一片啊。”

  戶房劉夫子聞言,頓時便起身表示反對,唾沫星子都快噴到錢典吏臉上了。

  “劉典吏,這可是非常時期啊,如果不節省一些的話,二十天後別說一個窩窩一碗稀飯了,就是連一粒米都沒了,大家只能喝西北風了。”

  倉房錢典吏也不甘示弱,起身駁斥劉典吏。

  “不能降啊,這樣降低伙食的話,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們。”

  “糧食本就有限,不降低標準,二十天後倉房就沒糧食了。到時候怎麼辦?!還吃飽?!有的吃就不錯了,其他郡縣又有哪個如我靖南這般?!在這個大災時期,能有一個窩頭一碗稀飯,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

  很快,在場的其他典吏也都分別站隊,有的表態支持錢典吏,有的表態支持劉夫子,雙方圍繞是否降低災民的伙食標準,激烈的爭論了起來。

  “好了。在糧食問題未解決前,就按錢典吏說的先降低伙食標準吧。”小說

  朱平安不是迂腐的人,拍了下桌子,打斷了眾典吏的爭論,採納了錢典吏的提議。

  一方面,誠如錢典吏他們所言,縣衙倉房存糧有限,必須要長遠考慮。一天兩頓飯,每頓飯供應一碗稀飯一個窩窩,在這個大災時期,已經很難得了,足以解決災民的生存問題了,其他的郡縣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呢。

  另一方面,朱平安也有其他考量,朱平安準備再過兩三日,等洪水再退一些的時候,推出“以工代賑”這個劃時代的政策,將賑災救災與災後重建結合起來,組織災民開展災後重建系列工程,如重建村落、挖掘水利設施、修繕修補城牆、建造烽火臺等防倭抗倭工程等等,供他們飯食和必要工錢,而非像現在這樣直接救濟,這樣太浪費資源和勞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