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秋收

  “都是好人啊,解了本官的燃眉之急......”

  朱平安看完劉牧、劉大刀他們抄沒的財產清單後,不由扯了扯嘴角。

  “牧哥兒,這些房契、地契以及他們的宅子,也都儘快脫手。在縣衙外貼個告示,可折價八成出售,先到先得。當然,若是有同時競爭,則以價高者得之。”朱平安對劉牧交代道。

  “是,公子。”劉牧抱拳領命。

  告示貼出後,有意向買田買房買地的老百姓有很多,他們剛領了賞銀,手頭正寬裕呢。農耕時代的他們,對田地很有執念,看到出售田地、房產的告示後,百姓聞風而來,登記購買田地、鋪子、房產的人們都快把縣衙門檻踩壞了。

  不到一天的時間,三家的田地、鋪子全都脫手了,到手一萬五千多兩銀子。

  他們三家的大宅子以及名人字畫、古董、珍玩等暫時還沒脫手變現。

  不過,手上有了幾萬兩銀子,朱平安也不急了。

  吏部也遞了話,靖南縣衙的縣城、主簿、典史會隨新任知縣,一起任命到位。

  這段時間,靖南縣衙縣丞、主薄、典史會一直處於空缺狀態,直到新任知縣赴任。靖南縣衙領導層也就只有朱平安這位“行”知縣一人了。

  其實,對朱平安來說,有沒有縣丞、主薄、典史,沒什麼區別。之前張縣丞他們還在任時,也都不配合工作,屁正事不幹,光扯後腿了,影響行政效率。現在沒有他們,朱平安反倒覺的縣衙運轉更順暢了。

  在李典史被充軍發配,腳帶鐐銬離開靖南縣城的時候,秋收也開始了。

  清晨,紅日初升,沉甸甸的稻子彎著腰迎接朝陽,宣告了它的成熟。

  朱平安領著靖南縣衙的一干人等,早早的來到了縣城外十里左右郊村稻田地頭,在十里八村的里老、鄉紳的簇擁下,開始了秋收祭儀式。

  所謂秋收祭,是祭祀地母和先農,祈求秋收順利,五穀豐登,為即將開始的秋收討一個好兆頭。“重農桑,務耕田”的古人很重視這個,從皇帝至平民百姓都很重視,從地頭穿著開襠褲嬉戲玩耍的孩童傳唱的歌謠就能感受到,“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