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重組建完成

  多出來的王秀才,朱平安將其任命為自己的攢點,相當於秘書的職務。

  劉牧、劉大刀等人,朱平安暫時讓他們擔任三班衙役的捕頭,沒有給他們更高的任命,因為在這次戰報中,朱平安都給他們請功了,按照他們的殺敵功績,至少能步入武官行列。等到他們的封賞下來了,再做打算。

  自從倭患平息以來,參加過靖南保衛戰、太平光復戰的青壯百姓,共有三百一十三名有志於在縣衙任職的人前來縣衙報名登記。

  在封建社會,衙役公差對於統治階級的來說,地位是低下,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衙役可是相當好的職位了。衙役不僅可以免除徭役,待遇還好,而且地位也高,在老百姓眼中,衙役代表的就是官府,老百姓一般都是稱呼衙役為“天差”。

  在古代老百姓眼中,衙役比現代的公檢法機關的警察還要高一等,這可是好差事。

  所以,參加過守城的老百姓,尤其是其中的貧寒人家,對於這個機會分外珍惜。至於做了衙役,不能參加科舉什麼的,他們根本不在乎,一來是科舉太遙遠,他們本來就參加不了,二來是什麼有比穿衣吃飯更重要的。

  這些都是抗擊倭寇的英雄,而且縣衙也正缺人手,朱平安一個也沒有剔除,全部將他們暫時編入三班衙役之中,等後面再慢慢從中甄選,充實公署十房。

  另外,還有一點考慮,朱平安清楚江南的倭患從這一年起會越來越嚴重,越來越氾濫,越來越頻繁,規模也越來越大。汪直、徐海、徐棟、陳東、麻葉等大倭寇輪番登場……這個時候,靖南縣衙衙役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如此以來,縣署機構有了,人也有了,靖南縣衙就徹底搭建起來了。

  至於張縣丞、姚主簿、李典史,朱平安完全沒有把他們算在縣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