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改革縣衙

  “多謝縣尊勉勵。”張童生等人聞言,不由激動不已。縣尊對胥吏如此重視,他們不由的再一次為他們出仕縣衙的決定,感到無比正確。

  “靖南舊有胥吏,我一併革職了。其中緣由,我之前也都與諸位說過了,在這裡我就不在贅述了。諸位的人品、學識、能力都是我信得過的,不然也不會請諸位協助我治理靖南。不過,俗語有言,學好三年,學壞三天。諸位作為胥吏,乃是直接接觸、施政於百姓的,在百姓眼中,諸位便是縣衙,諸位一言一行直接關係到靖南百姓的生活福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這樣的場面,相信任何一位靖南百姓都不願經歷。還請諸位,保持本心,秉公行事,若是有品行不端、為害百姓的,我也不會留情面。”

  朱平安勉勵了眾人後,又提前敲打了眾人一番,將醜話說在了前頭。

  “縣尊放心,我等必不負縣尊信任,不負靖南百姓。”張童生等人齊聲道。

  “好,諸位請。”朱平安舉起茶杯,再次敬向眾人。

  “縣尊請。”

  眾人回敬,一同一飲而盡。

  用過午飯後,趁著縣衙全體人員都在,朱平安接著又將任命全部安排了下來。

  縣衙原本體制辦事機構是六房,仿效中央朝廷六部之縮影,大明的縣衙都是這種體制。不過朱平安是從現代來的,清楚這種體質還可以改進。

  所以,接著這次革職全部胥吏的機會,將縣衙體制也做了一次改進。

  當然,朱平安也不是改變封建官僚形式,而是在封建官僚形式的框架內進行改革改進。

  要說封建官僚體制的巔峰,自然非清朝莫屬了。

  在現代的時候,有一位河南內鄉的好友結婚,朱平安去參加婚禮。婚禮結束後,好友帶著朱平安等參加婚禮的賓客去AAAA級景區——內鄉縣衙遊玩。朱平安對歷史比較感興趣,觀賞的比較仔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