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九十六章 大海倭蹤

  就在靖南老百姓重新燃起希望的時候,距離靖南十數里的海面上黑壓壓一片船帆,大船、小船、走私船、商船、武裝船等各種船隻夾雜,旗幟混雜,綿延數里,彷彿無邊無際似的,裹挾著陽光,擎引著烏雲,擊穿波濤,斬破海浪,氣勢洶洶、殺氣騰騰的朝著岸邊飛速前進。

  “入れる,入れる,もうじきだよ......”

  “嗷嗷嗷......終於看到海岸了,我的大刀已經飢渴難耐了,我胯下的黑鳥也飢渴難耐了!今日老子要殺個痛快,搶個痛快,上個痛快,這幾個月快憋死老子了。”

  “哈哈,又可以搶個痛快了.....”

  “殺す,殺す......”

  “快點,再快點......”

  來者不善的船隊加速前進的時候,船上各種方言鳥語、汙言穢語,響徹海面。

  距離近些,可以看的清楚一些。這一船隊,大船上百人,中船數十人,小船十餘人。黑壓壓如此多的船隻,粗略算起來,起碼得有七八千人之多。

  船上每個人都帶著兵器,兵器不統一,有新有舊,有倭刀、有長槍、有大刀、有魚叉、有殺豬刀、有弓箭、有盾牌......五花八門,甚至還有不少鳥銃。

  雖然這些人方言鳥語混雜,有的說大明沿海方言,有的說倭語,但是衣著外貌卻是大體統一,差不多都是髡頭,倭服。只不過,有的髡頭比較標準自然,髡頭跣足,兜襠褲,說著鳥語,腰提三尺倭刀,很是兇悍,這類人佔了差不多有一小半;有的則是簡單的頭頂剪髮抹上油漆,椎髻向後推,說著大明沿海方言,看上去很是不倫不類的,這類人佔了一多半。

  很明顯,這些人就是倭寇。船隊上真倭、假倭混雜,那些髡頭鳥語的倭寇是真倭,那些看上去是倭人卻說著大明沿海方言的則是假倭。

  之所以假倭之所以模仿倭“髡頭跣足“,穿著倭人服裝,各方面都模仿倭人,除了有扯大旗作虎皮的原因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掩飾身份。

  洪武大帝頒發的《大明律》對海外貿易限制的特別嚴格,嚴禁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所有與外國人交易的,凡是被抓住一律處斬,而且禁止民間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航海大船,同樣也是死罪。而對於像假倭這種勾結倭人燒殺搶掠大明的,則屬於“謀反大逆“的十惡不赦重罪,對他們的處罰更是嚴厲,凡犯“謀反大逆“者,一律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弟,以及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包括家中奴僕,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一律處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