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六十二章 欺天之由

  “上月,日有食之。此乃天降異象,以示天子。何也?!天子做錯了事,以至於感應了上天,上天故而顯露日食異象,以警告、譴責天子。此時,應例行救護之禮,天子應素服齋戒、貶膳、廢樂、退避正殿,除此外還應修德、修正錯誤,百官亦然。但逢日食,身為臣子,諫言救護,此理所當然。”倔老頭說的是口沫橫飛,說著說著又忍不住激動了起來,“可是你呢?!你小子就是個馬屁精,連臣子的本分都不顧,就知道拍馬屁,什麼‘陛下以父事天,以兄事日,以勤理政,以愛牧民,內政修明,國強民富,恩澤天下。是故,群陰退伏,萬象輝華。是以太陽晶明,氛薐銷爍,食止一分,與不食同。臣不勝欣忭......’,你不勝欣忭個屁!你瞎啊,日食在你頭頂,那麼大,你看不見啊?!什麼‘食止一分,與不食同’,睜著眼睛說瞎話,你小子這是欺誰呢,欺天啊你?!”

  呃。

  原來是這事啊。

  朱平安恍然大悟的撓了撓腦袋,這個時候總算是明白老鄰居為什麼一聽自己的名字就吹鬍子瞪眼,反手給自己扣了一頂“欺天”的帽子了。

  見識決定高度。

  朱平安也能理解老鄰居的心情。

  在封建迷信的大明,古人不明白日食的科學解釋,認為日食預示“凶兆“,以“天人合一”來解釋日食。皇帝為天子——天之嫡長子,上天為皇帝的父親,他會通過太陽表面的現象來警告、警戒他的嫡長子,比如你為君昏聵無道、你做錯什麼什麼事了、你最近有危險要多加小心啊等等……作為臣子,你有幫助君王改正錯誤、避免危險的職責,要對日食進行救護。

  老鄰居就是這種見識,認識高度自然也就被此見識所限制了。

  結果,日食發生了,自己一封奏疏,“食止一分,與不食同,臣不勝欣忭”,自然不能被老鄰居接受。

  用老鄰居的見識標準衡量,自己這妥妥的就是狗膽欺天的小奸臣,不,大奸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