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九百九十九章 笑楊

  嚴世蕃舉了這兩個例子後,趙文華微微點了點頭,不過又疑惑的問道,“東樓兄,你說的這兩個愛國賊,吾等皆知,可是楊繼盛他......”

  “呵呵,但若論起愛國賊來,咱們這楊繼盛也絲毫不逞多讓。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便是楊繼盛成名之作,彈劾仇鸞的《十不可、五謬》之奏疏。呵呵,楊繼盛的這一個奏疏,父親您老還有梅村都還深有印象吧。”

  嚴世蕃笑著說道。

  嚴嵩、趙文華微微點了點頭,這個奏疏當然有印象了,這才過了幾個春秋啊。

  這是前年的事了。

  談到這個奏疏,就離不開庚戌之變。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逆賊率領數萬蠻騎進犯大明邊境,由大同起犯,八月大破古北口明軍入塞,當天蠻騎就殺到北京近郊的密雲了,第二天便殺到通州了,分兵劫掠昌平,蠻騎兵鋒直抵京城,縱兵圍城。大明立國曆來,這是京城第二次被圍。

  為了解圍,聖上採納了徐階建言,同意俺答通貢的要求,允諾俺答退出塞外後進行通貢談判。其實,對於這一點,嚴嵩他自己當時也是支持的。嚴嵩他看出來了,俺答逆賊並無攻破京城的意思,他的目的就是通貢。敗於邊可隱,敗於郊不可隱,虜飽將自去,惟堅壁為上策。徐階的建言,正合嚴嵩的意思,所以嚴嵩是支持的。

  俺答逆賊得到朝廷的答覆後,很快便退兵回塞外,於十二月遣使要求通貢。聖上在仇鸞的建言下,決定開放邊塞馬市,與俺答逆賊通貢。

  這個時候,任兵部員外郎的楊繼盛上疏反對,他上的奏疏就是提到的這篇《十不可,五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