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九百九十二章 誰?

  “子厚,你的意思我明白,但若因噎而廢食,豈非不智。盛有今日,皆乃聖上提拔之恩典。我直言提醒聖上,乃是為報皇恩,忠於臣子的本分。”楊繼盛聞言搖了搖頭,並沒有採納朱平安所提的這一條建議,態度很堅決。

  呃。

  開局不利。

  朱平安心中嘆了口氣,其實心裡也理解,楊繼盛這麼說其實並無不妥,因為臣子直言進諫,確實乃是本分。歷史上,唐初宰相魏徵就以敢於向皇帝直言進諫著稱,成為歷朝歷代臣子們效仿的楷模。人無完人,皇上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作為臣子,發現皇上犯錯後,難道因為擔心皇上怪罪就不提醒皇上了嗎?!如果這樣的話,那還是一個合格的臣子所為嗎?!

  況且,他可是大名鼎鼎的楊繼盛啊。

  另外,這一點問題相對於“或問二王”來說,乃是癬疥之疾,“或問二王”才是真正的膏肓之病。

  “這一點暫且不說。這第二點還請師兄務必考慮。”

  朱平安在心中再三權衡,放棄了就這一點繼續勸說的打算,將重心放在“或問二王”這一點上。

  “子厚請講。”楊繼盛見朱平安如此認真正式,也正襟危坐,請朱平安講第二點。

  “第二點便是此處——“皇上或問二王,令其面陳嵩惡“。”朱平安伸手在奏疏上指出這一句所在,抬頭看向楊繼盛,一臉認真、嚴肅的說道。

  朱平安話音剛落,就聽到裡屋臥室裡傳來一聲杯子打翻的聲音,另外,依稀還聽到一聲模糊驚呼。

  誰?

  還有其他人?

  朱平安聽到裡屋傳來的聲音,吃了一驚,扭頭往裡屋方向看去。

  “哦,子厚不必擔心,屋裡是犬子應箕。”楊繼盛微微笑了笑,輕聲解釋道。

  原來是楊師兄的二兒子,朱平安聞言鬆了一口氣。

  楊師兄有兩個兒子,長子楊應尾,次子楊應箕。據歷史記載,楊師兄彈劾嚴嵩失敗,被投入大牢,自知必死後,於大牢中寫了兩份遺囑,一份《愚夫諭賢妻張貞》寫給妻子,一份《父椒山諭應尾、應箕兩兒》寫給兩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