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九百三十七章 擬文

  回府的路上,高博泰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慶幸自己跟嚴世蕃拉上了關係,不然的話,他朱平安......

  想到朱平安,高博泰兀自心有餘悸,扭頭回望了一眼朱平安離去的背影。

  朱平安的腳步似乎很是倉促,看上去有種狼狽的感覺。

  看著朱平安倉促、狼狽的背影,高博泰似乎能看到他不甘卻又無奈的臉龐似的。

  於是,高博泰心中的餘悸豁然消散,臉上慶幸的笑容悄然開放:

  大樹底下好乘涼;

  朝中有人好做官.....

  在高博泰眼中倉促、狼狽離去的朱平安,走的是很快,但絕不倉促,更不狼狽。

  why?

  因為朱平安急著回去寫奏摺呢。

  對於高博泰這種官員,他多存在一天,對於人民群眾而言,就多以一天的風險!

  朱平安為了快些回臨淮侯府擬寫奏摺,連朱記都沒有去,只是在回去的路上隨手買了兩個包子,邊走邊吃。

  其實在書坊買紙,現場寫奏摺的也是可以的,但是朱平安出於隱秘和安全考慮,另外臨淮侯府距離順天府衙門並不遠,朱平安選擇了回臨淮侯府擬寫奏摺。

  回到臨淮侯府後,朱平安為免李姝擔心,並沒有告訴李姝今日之事,而是與平常一樣,若無其事的與李姝調笑了兩句,便在李姝的嬌嗔聲中,進了書房。

  進了書房後,朱平安將一張宣紙折成奏本樣式,然後提筆在奏本第一面寫了一個方正的“奏”字。

  在第二面,將自己的官職姓名公正的寫好,然後暫時擱置了毛筆,思索了起來。

  雖然時間緊迫,但奏摺內容很關鍵,草率不得。

  考慮了片刻,朱平安再度開始提筆,他準備參考明朝著名罵神歐陽一敬的文筆,再結合未來三年後刑部左侍郎陳儒勘核宣府、大同二鎮屯田的奏文,擬寫今日的奏摺。

  未來的大明第一罵神最後最輝煌的一戰,是與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戰鬥的,歐陽一紙奏文歷數高拱的惡行,最為點睛之筆就是用歷史上的著名奸臣蔡京與高拱相對比,稱高拱比之大奸蔡京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下子煽動了整個朝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