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八百九十七章 來自高拱的輕視

  “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

  高拱聞言,一下子被吸引了,下意識重複了一句,目光不由唰一下子亮了,正色的看向朱平安。

  這是高拱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當時朱平安提出的這一觀點時,高拱並不在場,事後也未聽人說過此事。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這是多麼好的願景啊,任誰第一次聽到這種觀點,都會注意力高度集中起來。

  不過,下一秒,高拱就搖了搖頭,嘴角再度往下扯了扯。

  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

  這怎麼可能呢,天下的財富是有數的,不是在老百姓那就是在國家這,而國庫的收入就是來自於人民的賦稅,如果人民的賦稅不增加,國庫又怎麼可能會增加呢。

  這種觀點乍聽很是誘人,但是稍一深究就會發現,這違背了最基本的常識。

  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呵呵,恐怕只有不同經濟的書呆子才會提出這種信口雌黃、譁眾取寵的策略吧。

  腦子是個好東西啊!

  高拱掃了朱平安一眼,嘴角往下扯的幅度更大了。

  “嗯,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張居正點了點頭,然後向高拱解釋了起來,“當初海禁當嚴禁還是弛禁,聖上召嚴閣老、李尚書等人廷辯,朱大人在聖上詢問時提出了這一策。”

  接著張居正將當時的場景給高拱簡要的敘述了一遍,著重的解釋了一下朱平安“民不加賦而國庫倍增”的具體方式。

  倭國?

  黃金套現?

  高拱初次聽聞這種方式,大覺耳目一新,細細揣摩片刻後,又微微的搖了搖頭,先不說海禁、倭寇正亂的厲害、國庫黃金不足等問題,單說如果倭國知道了與我大明金銀兌換比不一致,還會任由你黃金套現嗎,難道不會更改倭國本國的黃金白金兌換比嗎?!

  新奇有餘,但還是不具有操作性,紙上談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