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主弱臣強

  如此一來,朱平安的步步高昇,就讓張居正心情有些複雜了。

  當然,張居正也知道,在嚴嵩掌權的時候,並非站出來的好時機。

  韜光養晦才是最好。

  但是,韜光養晦,也不是意味著默默無聞,這麼一直默默無聞下去,那以後想出頭也出不了,空有一身濟世之才、務實之能,也無處施展了。

  如果能像高拱那樣,做一位皇子侍讀,韜光養晦,待皇子登基之時,便是崛起之機。

  通過今日講經,張居正對兩位皇子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若是論坐上那個位子的機會,兩位皇子裡面自然是景王的機會更大。景王最少有六成機會榮登大寶,而裕王最多也只有四成的機會罷了。

  可若是說誰坐上那個位子對自己最有利的話,那自然是裕王了。

  主強則臣弱,反之亦然,主弱了臣才能強。

  如今流民四散,草譯禍起,國家帑藏空虛,用度匱乏,北方有韃靼之患,南方有倭寇之侵、土司之亂,大明看似繁花似錦,實則已經民不聊生了。

  我輩既逢此世,入仕為官,當以天下蒼生為己任,掃除弊病,敦本務實,兼濟天下。

  日後裕王登基的話,自己才能有更大的空間來施展這一身的才華,以耿耿之身,任天下之重。

  或許,高拱就是這麼想的,才會在裕王開邸受經的時候,進府入講的吧。

  這一次,自己也想進裕王府了。

  所以,聽到嘉靖帝賜宴的口諭後,張居正心裡面頓覺意外之喜。

  在講經的時候,張居正已經收到景王和裕王暗示了,他們王府裡還缺一名講師,聖上也有意給他們再延聘一位講師。

  聖上在這個節骨眼上賜宴,肯定與此有關了。

  這一次,我要把握住機會才是。

  任你官升一級、官升兩級還是官升三級,任你怎麼升官,怎麼也比不得從龍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