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八百三十三章 義利之辨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云: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厭;荀子言:為事利,爭貨財,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子厚汝所言之四民不分貴賤是何人所言?”

  又有官員起身加入到駁斥朱平安的行列,直言朱平安所言無理無據,乃是個人狡辯。

  “陽明先生所言。”朱平安回道。

  “陽明先生?”眾人一怔。

  王陽明在明朝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傳奇的人生,傳奇的能力,以及不下予朱熹的影響力。

  “是的。陽明先生的‘格物致良知’學問宗旨,相信諸位大人都知道。所謂‘格物致良知’,說的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也就是說不論你做什麼,不論你是士還是農工商,心中都有良知,通過格物就可致良知。也是因此,陽明先生言‘滿街都是聖人’,且還強調了商人亦可為聖為賢,其言‘雖終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既然,士農工商皆可為聖,又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朱平安環視了眾人一眼,不急不緩將王陽明的格物致良知一論搬了出來。

  拉大旗作虎皮,效果還是有的。

  眾人在朱平安搬出王陽明的格物致良知後,短時間內沒想出怎麼反駁朱平安。

  等他們想出如何反駁朱平安的時候,卻發現朱平安早已拱手離去了。

  看到的只有朱平安的背影,等朱平安的背影消失在轉角後,眾人不由低聲嘲諷了起來。

  “哼,一派胡言,曲解陽明先生本意。”

  “就是。”

  “鼓吹什麼士農工商平等,你一個做豬下水的,就是商人也不齒吧。”

  “呵呵,我看他是讀書讀傻了,經商就經商,去做什麼豬下水生意。豬下水這等低賤之物,那個會吃。看吧,等他朱記開張後,有他哭的時候。”

  “哈哈哈,怕是開張沒多久就要關張了......”

  “哈哈哈,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