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七百零六章 戚海波

  “子厚有所不知,這首詩便是這位戚將軍數年前所作。”李春芳輕聲解釋道。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這位將軍其志不小啊。”朱平安點了點頭,繼而又微微勾了勾唇角,故意問道,“這位將軍便是名為戚海波麼?”

  “非也,非也。”李春芳搖頭笑了笑,接著為朱平安講述道,“這位將軍姓戚名繼光,乃山東登州人也,其家世代為官。戚將軍十歲時便襲了其祖上登州衛指揮僉事的職位,年紀輕輕便已經是貨真價實的四品大員了。不過,戚將軍也非仰仗祖上恩蔭的碌碌無為之輩,去年以武舉身份來京參加武舉的會試,就是你們恩科前一屆的會試。其運不佳,武舉會試時,適逢北胡俺答汗兵圍京城。情勢危急,取消了武舉會試。”

  嗯,果然是戚繼光。

  朱平安心裡點了點頭,面上傾身認真聽著。

  說到這裡後,李春芳謹慎的環視了周圍一眼,繼而又放低了聲音,“當時城外有北胡俺答汗十萬大軍,城內說是有十二三萬禁衛軍,你也知道現在禁衛軍是什麼樣子,兵籍皆虛數,僅有五六萬實數,其中又有諸多來鍍金的功勳之後,又有諸多老弱,又有諸多被內外提督大臣之家役使,能戰之兵僅有不到兩萬人。”

  “如此嚴峻?”朱平安咂舌不已,庚戌之變當時的情勢比自己瞭解的還要嚴峻。

  李純芳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因為情勢嚴峻,所以參加武舉會試的武舉都被動員了起來。跟其他武舉不同,戚將軍是主動請纓的,而且難得文化武功雙全。戚將軍在守城其時,據實際情況,寫了一篇《備俺答策》。”

  朱平安聽到這裡,眼前彷彿看到了當時的場景。

  如果說戚繼光繼承祖上四品揮僉事是戚繼光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一步的話,那這篇《備俺答策》便是戚繼光閃耀歷史的關鍵一步,戚繼光正式憑藉著這篇《備俺答策》,才進入了大佬們的視野,受到賞識,在這次的庚戌之變中盡顯才能,獲得了崛起的寶貴的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