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六百九十八章 拜見嚴嵩

  “哦,還有這等事,文華怎麼沒向老夫提起過。”嚴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饒有興趣的看著兩人。

  “倒是孩兒的不是了。事情是去年,我提學南直隸,恰逢鄉試。做為提學官,我便主持了科試。當時子厚交卷甚早,我初見子厚,還以為這麼一個小少年郎是哪家勳貴捐的監生呢。心想,恐怕是個沒有真才實學的,念在他年少,想著如果寫的還成的話,就給個二等三等算了。沒想到,見了子厚上呈的試卷,卻讓我刮目相看,讚賞不已。再看子厚一稚童而已,不免心生疑惑,恐其早得試題答案,便又現場出了一題考究子厚。”

  趙文華起身,端起茶壺為嚴嵩續上了茶水,緩緩的為嚴嵩講述當初科試朱平安的場景。

  趙文華給嚴嵩倒完茶後,又提著茶壺來到朱平安跟前,朱平安趕緊起身,從趙文華手中接過茶壺,為趙文華加滿了茶水,然後才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哦,你出的何題?”嚴嵩問道。

  “非禮之禮,何也?”趙文華回道。

  “文華,你是故意難為人了。”嚴嵩笑著搖了搖頭,對於科舉一道,嚴嵩再熟悉不過了,科試不過是走走過場,趙文華出的這題難度過了。

  “義父錯怪我了,當時子厚的試卷太過優秀,而其不過年方十三而已,我也是好奇其才,故而考校。若試卷真是出自他手的話,一般題可試不出其才。”趙文華苦笑著解釋道。

  “嗯,子厚,你當時是如何作答的?”嚴嵩點了點頭,將目光看向朱平安問道。

  “回首輔,平安當時是這麼回答的。古之人以是為禮,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於古之禮也;古之人以是為義,而吾今必由之,是未必合於古之義也......”

  幸虧問的是我,若是其他人,恐怕早就不記得當時的回答了。朱平安有過目不忘的記憶,更何況是自己當時答過的題呢,這種問題對朱平安來說毫無難度,朱平安作勢思索了下,便把當時的回答向嚴嵩複述了一遍。

  “善。”嚴嵩聽後,捋著鬍鬚讚賞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