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六百八十七章 尋找商機

  朱平安知道齊化門一帶的繁華得益於京杭大運河,隋朝開通的京杭大運河兩通南北,是整個帝國的經濟命脈,整個京城所用的糧食都是通過京杭大運河漕運來的。

  元朝時,郭守敬又主持開挖了通惠河,大明叫御河,連接了京杭運河。

  這樣南方的運糧漕船就可以沿著京杭運河到了通州張家灣後,可以繼續沿著通惠河,一直向西到達京城齊化門碼頭。

  齊化門是糧食進京的必經之門,糧食從漕船上卸到齊化門碼頭後,裝車通過齊化門進城,然後儲存在城內的各大糧倉中,再通過商鋪到千家萬戶的餐桌上。京城百姓的每一口食糧,都是通過此門運入的。

  如此多的客流量,這裡是商機所在之地。

  朱平安將目光看向周圍,嗯,果然,自己能想到的,古人也能想到,這一帶的店鋪尤為眾多。

  “走,我們去前面看看。”

  朱平安一手抱著小蘿莉,一手領著熊孩子,沿著樹蔭緩緩向齊化門走去。

  隨著往前走,朱平安觀察到這裡的人流量中碼頭卸貨的腳力夫們佔了相當一部分比重。

  也是,無論商賈往來、漕運糧食,還是四方貢獻,只要是通過京杭運河的,齊化門都是必經之地。通過京杭運河抵達齊化門碼頭的貨物可是海量的,都需要人力搬運下船,再裝上馬車。

  尚未走近齊化門,朱平安就聽到了齊化門碼頭上縴夫們整齊的號子,以及腳力們大喊“來搬船貨嘍”的聲音。

  靠近齊化門碼頭一帶,賣吃食的店鋪有很多,賣包子、饅頭,小菜的,賣炒米炒麵的,賣肉湯豆花湯米糕切肉的等等應有盡有。卸完貨的腳力夫、船工等勞力門肩上搭著毛巾,成群結隊的去找尋吃食。幹勞力活的他們,補充體力是很重要的。小說

  熊孩子盯著攤位店鋪的各色吃食,口水流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