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來我往

  此時,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主審席。

  懷疑的居多。

  他們有充足的理由懷疑,要知道《永樂大典》共有1萬多冊,乃萬年不遇的煌煌鉅製,三億多字呢,怎麼可能記得住。而且,《永樂大典》的象徵意義更濃一些,除了當初負責編寫的,以及近年來為典藏圖書而抄錄的人,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會看《永樂大典》。

  趙大膺等人伸長了脖子,既緊張又期待的看著主審官們在主審席上核對大典,希望能證實是朱平安胡蒙的。

  很快主審席就核對完了。

  刑部侍郎王學益難以置信的看著桌上的這一冊《永樂大典》,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跟朱平安說的如出一轍,由不得他不相信。

  “這……”

  王學益一臉便秘的看向了朱平安,沒想到《永樂大典》中的記載跟朱平安說的一模一樣,這讓王學益一時間接受不了。

  “這六個級確實存疑,不過相對於五十九個級而言,這六個級分量太低了,連尾數都算不上。這六個青澀的級很可能是被韃靼裹挾從軍的邊民,也可能是為了錢財投靠了韃靼的媚胡之人。這種人死不足惜。”

  兵部右侍郎張固素有急智,這也是他在嚴黨中嶄露頭角的原因所在,此刻見朱平安證實了這六個級並非韃靼,趙大膺等人一臉懵逼,連主持陳情的刑部侍郎王學益也有些措手不及,正是他表現立功的時候,於是在王學益不知如何應對的時候,他站了出來。

  張固沒有辜負他急智的名聲,第一時間就找到了應對之策。朱平安借用《永樂大典》的記載,證實了這六個級並非韃靼人。張固沒有去否定朱平安的證實,而是在朱平安證實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

  你朱平安證實了他們不是韃靼,沒關係,他們不是韃靼,但他們很可能是被韃靼裹挾了一起攻擊我大明的邊民,或者是主動投靠了韃靼,出賣我大明利益的奸民。

  總之,他們雖非韃靼,但死有餘辜。

  這個解釋,能解釋得通,而且邏輯上來講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由於這些級的原主已經死了,查無對證,誰也不能否定張固說的正確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