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五百九十一章 化虎為龍

  伏以時當獻歲,節過端午,爰命香火道人,煙霞志士,科儀金闕,陳齋醮於道場。威虎壽盡,回返天庭,謹書尺素,上稟穹蒼:伏願天慈,潛垂道蔭。俾從反正,永保無虞。四海九洲,干戈偃戢;東皋南畝,皆獲豐登。冀與兆人,同臻介福。謹詞。”

  這是一篇格式體裁標準的青詞,辭藻華美,語言玄奧,屬於青詞中的上上乘之作。

  只是看內容和體裁的話,以朱平安目前對青詞的造詣,找不出多少毛病。

  不過這些都是表面,青詞也要看內裡。即便自己費勁心思,只是在遣詞造句上下功夫的話,估計也不會讓徐階滿意。

  幸好自己有認真研究過《齋醮青詞經》,經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類似於白居易的那名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朱平安認為《齋醮青詞經》的主旨其實只有兩個字“君意”。

  青詞是寫給神仙看的嗎?是,又不是。

  青詞本身是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當然是給神仙看的。但是實際上呢!實際上看青詞的是人,是嘉靖帝。評判徐階這篇青詞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否讓嘉靖帝滿意!

  只是簡單的看青詞的表面是無法評判的。

  要看這篇青詞的創作背景、目的,才可以更好的拜讀這篇青詞。

  “威虎壽盡,回返天庭”,從這篇玄奧的青詞中,大致可以看出是一篇祭文性質的青詞,威虎的陽壽盡了,迴歸天庭了,簡而言之也就是威虎掛了。

  威虎?

  是我朝的威虎將軍嗎?只是自己聽過虎威將軍,還沒有聽說過大明的威虎將軍呢。三國時期,馬就是被封為虎威將軍的,難道大明還有一威虎將軍?

  在朱平安品讀青詞的時候,徐階也在看著朱平安,觀察這朱平安的表現,給這個大明最年輕的狀元打著分數。

  “老師大作,辭藻華美,膾炙人口……”朱平安仔細看完青詞,斟酌道。

  丙等!

  聽著朱平安的話,徐階和藹的笑了笑,在心裡卻給朱平安打了一個不合格的丙等分數。

  狀元之才,技止此耳?!朱平安今日的表現,未免有些讓徐階失望,雖然徐階面上還是和藹的笑著,但是心裡卻是失望的。拍馬屁的人,朝堂上比比皆是,也不缺少一個朱子厚……

  “不過,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學生不知老師此作是為何而著?”朱平安抬起頭,看著徐階輕輕問道。

  聞言

  徐階的眼神亮了,和藹的笑著點了點頭,本已失望的情緒,暮然間如聞軍鼓一樣,忽地又振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