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四百零二章 被遺忘的寶藏

  與現代圖書館排序不同的是,永樂大典並非是用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方式,而是用《洪武正韻》作為排序依據,因為當時沒有拼音這一說。依據《洪武正韻》按圖索驥。可以很容易的從這一萬冊《永樂大典》中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書冊。

  朱平安從第一個書櫃中取了第一冊《永樂大典》細看,發現這套只是副本而已,書的最外面是一層黃絹,黃絹下是厚而精緻的宣紙封面。黃絹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籤,書籤上寫著“永樂大典”。下面還有兩行小字列明瞭這冊書的卷數。

  入手後,朱平安發現這本書上竟然有灰塵,可見這本書,確切說應該是這套《永樂大典》應該是有相當的念頭沒有被人翻看了。

  這本永樂大典大約是第一冊,朱平安打開後發現了這大約是記載永樂大典編撰背景的,其中第一頁便是永樂大帝的一封詔書: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朕想廣泛採集各書中所載事物,用韻來統攝,以便考索。這樣檢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希望你們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來歷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匯在一書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唉

  看完詔書,朱平安不由的嘆息了一聲,據說這套《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用了數年時間,共有兩萬多朝臣文書儒學大佬參與編撰。據說完成後,一百多位書法家用了六年時間才抄完一套副本!

  這麼耗費心血的《永樂大典》竟然蒙塵了!《永樂大典》。一個被遺忘的寶藏。

  將這冊書重新放回原位,朱平安又沿著過道走了數排,選了一個書架再次選了一冊書,打開來看。

  這是一冊軍事類型的。朱平安翻開的這一頁是帶有插曲的,畫的是一張弩的式樣,能看出使用毛筆畫的,可是形態逼真,非常精緻,弓弩上的箭矢幾乎破卷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