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三百四十九章 評閱

  嚴嵩是內閣首輔,是本次殿試當仁不讓的第一讀卷大臣;除了嚴嵩外,其他七人也都是本朝有名的大臣。吏部尚書、禮部左侍郎、翰林院大學士、督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光祿寺卿,剩餘一位是內閣的群輔。

  殿試三日後就要傳臚放榜,留給他們的閱卷時間也就只有不到兩天時間而已。殿試考試不刷人,但是要確定名次,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工作量,尤其是殿試八位讀卷大臣閱卷的方式決定了他們的速度快不了哪去。

  殿試閱卷不同於鄉試會試,嚴嵩他們八位讀卷大臣坐在一個大桌子上,需要依次評閱每一份殿試試卷,簡單說就是第一個人看完試卷後評閱,然後傳給第二個人。這樣一直傳到第八個讀卷大臣才算完成。每個讀卷大臣都要給試卷打分,殿試試卷打分分為五個等級,按照慣例用“○”、“△”、“\”、“1”、“x”五種符號表示五個等級,“○”是第一等最好。“△”次之,“x”是最低的檔次。每個人都要用這種符號給試卷打分。

  等到最後,試卷上得“○”的個數越多,證明試卷越好,其他符號也都統計出來,最後比較得出名次來。根據慣例。八個讀卷大臣閱卷,若想得到一二甲,至少也要得七個“○”才可以,如果試卷得分少於七個“○”那基本上就跟一二甲無緣了,更別提什麼狀元榜眼探花了。

  第11~400名的殿試試卷他們可以自主決定名次,這個皇上都不會管的,皇上想管也沒有精力不是。

  嚴嵩他們八個讀卷大臣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試卷上得“○”最多的試卷選出十份最好的來,呈送給嘉靖帝,由嘉靖帝從這十份試卷中選出狀元、榜眼、探花來。

  嚴嵩很負責,每一份彌封的試卷到他手中,他都是盡心盡力、秉公評閱!只有兩份試卷除外!不,所有的試卷嚴嵩都是盡心盡力、秉公評閱的。

  嚴嵩完全是根據試卷的質量給分的,他能揣摩出嘉靖的意思,更能看得出試卷的優劣好壞。

  字體,時務策立論等等都是參考因素,但只要試卷中提高嘉靖帝做的不足的,最高也就只能得個“△”!

  嚴嵩以身作則,其他七位閱卷大臣自然也是盡心盡力,他們都是此道的高手了,評閱試卷自然不在話下,也都是盡心秉公評閱。

  但是,不過只有兩個閱卷大臣對兩分試卷例外!

  一份是試卷中含有“夫吏治通上下之情,國之所重也。尊君權,擇吏任,課吏職,督吏行,公賞罰......”字樣的。

  另一份是試卷中含有“天下為公,聖君一統,上承天命,下體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