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張舉人來訪


                 立碑就要寫碑文,因為是激勵下河村後輩的,碑文還要特別好才行。村老和村正對刻碑人提供的碑文都不滿意,所以一大早過來給朱平安他們家說立碑立旗杆石的事,其實主要意思還是過來請朱平安寫下碑文的。

  所以早飯都沒能繼續吃,朱平安一家便由村老、村正及聞訊趕來的鄉鄰簇擁著往村正中央立碑的地方而去。

  因為立碑立旗杆石的事,朱父不能去趕牛車了,和往常一樣,讓大哥朱平川接班去趕牛車去了,現在差不多鎮子都習或者是有些依賴朱家的牛車了。

  下河村中央是村裡特意留出來的空地,村裡有什麼大事需要召集大家的,村正都是把大家召集在這裡。正中央有一棵參天大樹,這樹是老祖宗的老祖宗的老祖宗時就已經種下的,差不多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樹的枝叉極多,蜿蜒參差,遮天蔽日。每當夏天的時候,村裡人都喜歡來這裡乘涼,尤其是村裡的婦女們更是喜歡帶個凳子坐在樹下,三五成群的一起縫個鞋底繡個花什麼的。

  現在大榕樹下有一塊丈許高的石碑正立在那,石碑四周還有一個石頭砌成的平臺。

  石碑正中刻著一行字,“嘉靖三十年辛亥恩科舉人朱平安立”,兩側留白,等著鐫刻激勵後輩的碑文。

  朱平安等人趕到這個大榕樹下的時候,村裡的人聞訊趕來了好幾十口子,平時村裡也沒有什麼樂子,現在有了這麼一件全村的大喜事,自然也都抱著孩子過來看熱鬧了,將朱平安作為楷模對自家孩子灌注向朱平安學習的思想,一時間場面倒是非常熱乎。

  大約在朱平安等人剛到不久,就有一個村人過來說朱平安家又來人了。

  沒等村人說清楚,那邊就有一個轎子搖搖晃晃的過來了。後面還跟著兩輛馬車,車上滿是東西。

  排場好大,村裡人全都往那看,很快那轎子就到了朱平安等人跟前,一位身穿錦緞長袍的中年男子從轎子上下來。

  這是丁憂在家的張舉人,是隔壁鎮上的,四十多歲,原先是在望江縣縣衙做縣丞了,去年丁憂在家。因為張舉人妻子是靠山鎮的,所以張舉人跟靠山鎮也是很熟,這次張舉人妻子走孃家,張舉人一同來了,聽說十三歲的朱舉人正好是靠山鎮。所以也就過拜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