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 辭行

  自己和大伯他們站的最近,沒有看到他們流失的青色氣運有向自己匯聚的意向,都是消散在天地中。

  看來。自己還只是能看到而已,看得再清楚,也是隻能看而已,沒有吞噬別人氣運壯大自己氣運的能力,一點變化都沒有,只能看,真是雞肋。不過這樣卻也顯得正常,這是幾百年前的大明而已,又不是什麼仙俠世界。

  幾秒後,朱平安便再也看不到氣運了。和以往一樣,看也只是能看十幾秒而已。

  大伯等人告辭,迫不及待的往秦淮河對岸趕去,很快便消失在視線中了。

  朱平安站在原地許久,自嘲的笑了笑,自己差點誤入歧途了。氣運,也不過是外物而已,自己怎麼能有靠這種能力的想法呢。打鐵還得自身硬,一切都還得靠自己。

  這種雞肋能力偶爾看看也就罷了,可不能將其作為什麼左道旁門之類的。

  不過剛才看到的氣運。卻也足以讓自己引以為戒。

  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那氣運保護膜應該跟一個人的德行有關吧,德行良好,保護膜也就良好。你的氣運也就不會流失,所謂苦心人天不負,只要你努力達到了,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反之,若是你德行不好,也就是說你的德行配不上你的氣運了。那氣運就會流失,沒有氣運,那就事倍功半了,甚至難以成事。

  古人以前就提“以德配天”,國古書訓沽都說:“德,得也。”得之謂德。天賦人以性,因有此性始成其為人,亦始成其為我。由性始有德,故中國人常連稱德性。如人有孝性,便有孝德。人有至善之性,便有至善之德。德又稱品德,品有分類義,又有分等義。人雖同具善性,但個性不同,善可以有許多類之善。人之完成善,又可有許多等級。聖人則是至善而為人中之最高等級者。

  天既賦我以善性,因此我之成德,乃得於己之內,得於我之所固有,而非向外求之而得者。惟其是得於己之內,故要得則必可得。所以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又說:“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患難,行乎患難,素夷狄,行乎夷狄。

  大伯等人足以讓自己引以為戒,要做事,先要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