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三章 農家小院是非多

  飯桌上吃飯是定量的,這個量是由朱老太太掌握的,男人都是兩個餅子,女人和小孩只有一個,粥也是有區分的,男人面前的都是濃稠的,女人和小孩面前都是湯水。

  祖母朱老太太也偏心,分麵餅和粥的時候也是區別對待,大伯和四叔兩家分的麵餅都是大個的,自己家和三叔家都是小點的,而且朱家大伯會有三個餅,理由是他要讀書費腦子。類似這樣偏心的例子還有很多,炒雞蛋這樣的不經常做的菜,朱老太太也是多往大伯和四叔他們那分。

  尤其是今天,祖母不知是補償還是怎麼地,時不時的給小四叔和小四嬸夾炒雞蛋,小四嬸還有意無意的對母親陳氏顯擺,結果把母親撩撥的差點沒上去咬她兩口。整個飯桌,劍拔弩張,風聲鶴唳,承封天下不太平。

  記得剛穿來時,朱平安還曾試著去夾雞蛋,結果被祖母用筷子擋住了,說雞蛋是給大人補身體的,他們幹活累,只是朱平安還沒見祖母把雞蛋分給父親。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吃不飽,吃不好,這對吃貨來說,絕對是要命的懲罰。

  朱平安畢竟是心理年齡有二十多歲的人,還能忍受,只是看著在三嬸懷裡的小蘿莉玉兒不住的咬著手指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雞蛋,就有點不忍心了。

  母親陳氏、三嬸和大伯母以及小四嬸在飯桌上還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爭執,比如拿了同一個餅,夾了同一個菜啊之類的,總之,飯桌上不會安靜就是了。

  其實家裡很多的矛盾都歸結到一個字上,窮,如果有萬貫家財,也不會因為這些小事產生矛盾,所謂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可是,看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要發家致富可謂難上加難,前世的很多經驗在這裡是很難行得通的,而且自己的專業又是古漢語文學,對於造玻璃這些發明不通,甚至對女生穿越文中炒菜做飯之類的生活技能也不精通,當然也並不是說自己一無是處,自己至少還多了幾百年的經驗常識還有古漢語知識,發家致富,任重道遠卻也不是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