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強走私犯 作品

第863章 立場

  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起來,“我們可以暗中與韃子建立聯繫,提供情報和支持。通過這種方式,我們間接增加了李宇攻打韃子的難度,讓他在戰鬥中損失更多的實力。對我們來說,這才是有利的。”

  崇禎皇帝的話語充滿了智謀和決斷力。他明白,李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威脅,他的勢力已經逐漸膨脹,如果不加以遏制,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他決定採取一種間接的手段來削弱李宇的實力。

  首先,崇禎皇帝決定暗中與韃子建立聯繫。他知道韃子是李宇的敵人,他們之間存在著深仇大恨。通過與韃子的接觸,他可以獲取到關於李宇的重要情報,瞭解他的行動計劃和戰略部署。這將為他在戰爭中做出明智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崇禎皇帝決定向韃子提供物資援助。他知道韃子在與李宇的戰鬥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困難。通過向他們提供必要的物資,如武器、糧食和藥品等,他可以幫助韃子增強戰鬥力,增加他們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這樣一來,韃子就能夠更好地與李宇抗衡,消耗他的兵力和資源。

  最後,崇禎皇帝希望通過這些手段間接增加李宇攻打韃子的難度。他知道,無論是在情報收集還是物資供應方面,韃子都將得到他的支持。這將使李宇在戰鬥中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困難,增加他的損失和消耗。而對崇禎皇帝來說,這正是他所期望的結果。

  崇禎皇帝的計劃雖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但他相信這是唯一能夠保護大明王朝利益的方法。他決心堅持下去,直到看到李宇的實力被削弱到無法威脅到大明王朝的程度。只有這樣,他才能確保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陛下英明,我感覺這樣才是對我們朝廷來說是一項好計策。魏藻德馬上拍馬屁說道。他深知崇禎皇帝對國家大事的審慎態度,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表達自己的意見來獲得皇帝的認可和支持。

  儘管崇禎皇帝並沒有直接同意魏藻德的意見,即讓朝廷和韃子一塊勾結去對付李宇。然而,崇禎皇帝卻選擇了資助韃子,這也可以被視為對魏藻德意見的一種間接認可。這一舉動表明,崇禎皇帝對於魏藻德的建議持有一定的態度,並且願意考慮將其付諸實踐。

  現在,朝廷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決策。他們需要仔細權衡各種因素,包括與韃子的合作關係、對李宇的處置以及國家的整體利益。魏藻德的意見雖然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認可,但並不代表朝廷會完全採納他的建議。畢竟,朝廷是一個集體決策機構,需要考慮多方利益和觀點。

  在制定對策的過程中,朝廷將會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他們會評估與韃子合作的風險和收益,同時也會考慮到與李宇的關係以及對國家穩定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魏藻德的意見可能會被納入考慮範圍,但最終的決策將由整個朝廷共同作出。

  孫傳庭剛才如釋重負的臉色又變得凝重起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崇禎皇帝對李宇的忌憚之情,這種忌憚之深可見一斑。否則,崇禎皇帝也不會同意魏藻德那種荒謬的理論,竟然與韃子合作。

  孫傳庭此刻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憂慮。他深知崇禎皇帝對李宇的忌憚並非沒有道理,畢竟李宇是一個極具才華和野心的人。他的智謀和膽識讓許多人都望而生畏,甚至連崇禎皇帝也不得不對他心生忌憚。

  然而,孫傳庭卻無法理解崇禎皇帝為何會同意魏藻德那種荒謬的理論。魏藻德提出的與韃子合作的想法簡直是匪夷所思,不僅違背了大明王朝的傳統立場,更是對國家利益的極大損害。孫傳庭不禁開始懷疑崇禎皇帝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