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278.萬里扶搖(177)二更





秦敏愣了一下,前面的話能否認,但吾皇英明,新明江山萬代這樣的話不能否!




桐桐笑了笑,皇室之仁善根植在百姓的心裡,這是百姓的歸屬感。




過了河,換了馬,桐桐繞路,“去看看他們修的鐵路。”




四爺趁著她出門,也應該在工地上,只不知道是在哪一段。




沿路打聽了好幾次,才說在三十里外。這裡正在鋪設橋墩,鐵路得從溝壑上面過去。




四爺蹲在地上,圖紙上壓著小石塊。邊上圍著一圈人不知道在講什麼。




齊渭先看見風塵僕僕的尚書大人,對著桐桐笑了笑,這才拍了四爺的肩膀:“金大人,有人找。”




四爺回頭,卻見桐桐正朝這邊來。他就笑,“林大人駕臨,有失遠迎吶!”




“林大人沒有,金夫人有一個。金夫人專程來看望金大人,不歡迎呀?”




周圍的人都趕緊見禮,“林大人。”




“你們忙!私人行程,跟其他的無關。”




四爺就說桐桐:“找個地方先坐,等等我。”




好!




桐桐也沒去坐,只蹲下來看這鋪設的鐵路。只這麼看,是看不出來差別的。但不妨礙她沿著鐵路一路眺望。因著修建鐵路要運輸石材、木材、鐵軌,因而,沿線的官道也都修整過了。夯平,打的很實在!不過是秋裡雨多,騎馬還罷了,若是短途的帶著橡膠輪子的自行車,也不大好走。




正看著呢,四爺過來了,“看馬路?”




“嗯!”




兩人都沒有再說話,只挽著手,沿著修建的鐵路一路朝回走。




齊渭回頭去看,那兩人並肩而行,看向同一個方向。他們想什麼,腦子裡在琢磨什麼,很多人都跟不上。但顯見,新明而今的變化,就是此二人推動的。




對著這倆人的背影看了許久,這天晚上,睡下不能安枕。想想此二人的作為,難免想起《禮運大同篇》來。




這兩人的作為更像是傾向於孔聖人描述的:天下大同。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沒有子女贍養的老人和沒有親眷的幼童,都有慈幼局管。而所有孩童都啟蒙,這就意味著不僅有養,還有教。而今,壯勞力各個有所用。




所謂的大同,孔聖人說,錢財扔在地上都沒人撿,不會藏私;有力氣的就出力,都恨不能把力氣全使出來,但這不一定是為了自己。




齊渭覺得,錢財扔在地上沒人撿,不藏私,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天,人人都富有的對此不屑一顧,這才有可能。




但是,有力氣就全拿出來,盡心盡力,可這卻並非只為了自己。這一點卻可以宣揚宣揚。




就像是這二人,他們盡心盡力,只為了功成名就嗎?




他們的功勳,便是什麼也不幹,也已經到了相當的高度了!而今再做,很多是得罪人的。




但他們為什麼要做呢?這就是天下大同所描述的:盡心盡力,不獨為自己。




於是,他起身,提筆寫了一篇文章,如果有思想思潮的話,孔聖的‘大同’為什麼不能是一個方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