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霹靂中游諸天 作品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掌 佛鄉之會

  天池之上的玉佛像,天之佛受罪業禁錮的象徵。

  天佛色身竟受笛聲影響,霎那之間,樓至韋陀已然身處一處懸崖之上,環顧四周之地,“此地是……”

  就見崖邊,一人憑笛而奏,仙玦飄然,臨風而立,“無水汪洋。”

  樓至韋馱心知自己會進入此處,必與此人脫不了關係,欲一探究竟,上前問道:“你是…”

  “缺舟一帆渡。”那人回身,神秀俊朗,端莊優雅,眉目清秀,雙眼皮、茶色眼眸。白衣翩翩、白髮高髻,耳鬢兩束捲髮內翻,發冠如蓮如月,隱在耳後的髮髻上垂落著兩道銀色髮帶,好一派佛門修士。

  樓至韋馱疑問道:“我怎會在此?”

  缺舟一帆渡未立刻回答樓至韋陀的問題,而是問道:“天之佛樓至韋陀,你,飲茶嗎?”

  說話間,二人已身坐於茶亭之中。

  樓至韋馱已然習慣此處空間轉變,說道:“你不是徐鳳年。”

  缺舟一帆渡仍是未回答,而是拿起茶壺,將內中的茶水倒入二個茶杯之中。

  拿起其中一個茶杯,繼續問道:“飲茶嗎?”

  樓至韋陀不再糾結如何來到問題,開始詢問對面之人身份,“吾認識你嗎?”

  缺舟一帆渡終於有了回答,“天之佛應該不認識缺舟。”

  樓至韋陀點落機鋒,“你之前曾言自己名叫缺舟一帆渡,此地又名無水汪洋。請問佛友,既已無水,又名缺舟,何以為渡?”

  缺舟一帆渡回道:“水,就在你眼前杯中。缺舟,也在你眼界所及。”

  “嗯。”聽到缺舟一帆渡的回答,讓有著極強烈的精神潔癖,對罪惡抱持著斬邪佞於幽微決絕態度的天之佛·樓至韋馱拿起眼前茶杯,喝了一口杯中茶水。

  “嗯~”茶中之味,竟讓天之佛有一瞬的天人合一之感。

  “如何?”

  樓至韋陀評價道:“平凡的茶,簡單的水,卻在先生手中千變萬化。茶之一道,先生已達天人之境。”

  “天人之境,是凡人耗費了多少光陰的追逐。”缺舟一帆渡轉而問道:“天之佛可曾聽過目犍尊者用神通救五百釋種的故事嗎?”

  樓至韋陀身為天佛原鄉天之象徵,對佛經各中經典,早已爛熟於心,說道:“目犍連尊者為世尊諸多弟子中,神通第一人。他在教化中常顯神通,佛陀雖不許弟子顯異惑眾,但對目犍連的神通卻常常稱許。也是這番神通,讓他就以為凡事運用神通是沒有不成的。”

  “昔時世尊的祖國迦毘羅衛城,遭到憍薩彌羅國的琉璃王的侵略,世尊起初也曾為愛國的熱忱所動,想為祖國出力幫忙,世尊曾三次坐在路上阻攔琉璃王的大軍,但琉璃王逢到世尊,雖然每次回軍,但報仇和侵略的恨心紿終沒有息滅,世尊知道因果業報的道理,應該要把它完結,世尊盡了愛國的心後,就只有由他去。”

  …………………………………